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书学观"
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启功的书学观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24年 第6期 106-107页
作者:赵心琦北京师范大学 
启功的书学理论一方面立足于自身创作实践,切合书写情景;另一方面承袭清代学术传统,融合史学与文字学,考索申论,探幽析微,两方面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书学观。学界认为,启功的书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注重“碑帖并举”,既不扬碑抑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书学绪闻》中窥探魏锡曾的书学观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 第4期 37-39页
作者:陈梅倩不详 
书学绪闻》是清末魏锡曾写的书法理论著述。全文通俗易懂,书法启蒙效果良好。内容主要涉及初学书法者关于书法艺术学习的方法,包括书法技法、书法教育及书法品评等内容。通过对《书学绪闻》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笔者窥探到魏锡曾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宗仪“由艺进道”书学观述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 第5期 135-140页
作者:仝龙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陶宗仪“由艺进道”书学观受元代社会“扶经翼道”思潮及其个人“卫道”意识影响而形成。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以“由艺进道”书学观采择书学史料,后又在《书史会要》中正式提出此概念,并进行理论建构。“由艺进道”书学观使“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旧学”与“新知”之间——中国书法学术史上的吴小如书法及其书学观
收藏 引用
《大学书法》2022年 第6期 26-34页
作者:陆霞 祝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学术界、书法界公认,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1922-2014)是20世纪传统文化的一位守望者,他在古典文学、文献学、戏曲等方面成就斐然。[1]于书法,他自幼在其父亲、津沽书法名家吴玉如的影响下习书,自知甘苦,但终其一生,却从不以书法家自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捞书史碎片:国学家陈柱的书学观
收藏 引用
《大学书法》2023年 第1期 72-79页
作者:黄彦伟河南大学宋代艺术研究所 
陈柱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家,治学领域广涉经学、史学、诸子学、文章学以及旧体诗文创作,另一方面他又是现代书法史上重要的章草书家和书法理论家,但遗憾的是他的这一身份被历史所遗忘了。今基于20余篇书学文献,通过书史碎片的打捞,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古”为新 力矫时弊——赵孟頫的书学观及其书法艺术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3年 第4期 22-40页
作者:解小青首都师范大学 
元代的赵孟頫是一位以古为新从而卓然成为一代大家的典范。面对宋人“尚意”的泛滥而无节制.面对“师法不古”导致的南宋书风燥露怒张、形同恶札的时弊影响,赵孟頫勇于扛起复古的大旗,提倡师法魏晋,汲古为新,并且身体力行,在书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荃孙金石研究与书学观——兼论清末民初的“兰泉派”
收藏 引用
《书法》2023年 第11期 89-92页
作者:曹志华 赵婉竹不详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著名金石学家,其著述百卷、藏碑万种,对近代金石学发展有重要贡献。缪荃孙将清代金石研究分为“兰泉派”与“覃溪派”,前者崇考据,后者偏赏鉴,自身研究则注重金石考据,轻视艺术赏鉴。在书法上,缪荃孙从道统和实用角度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坚守信念与尴尬实践——论傅山“四宁四毋”书学观与创作的矛盾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8年 第3期 133-138页
作者:蔡显良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傅山"四宁四毋"书学观是其政治念在书法领域的投射,是传统的"以人论书"的延伸性表达。这一书法点并非傅山书法思想的审美主题,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表述,是傅山书法念的一个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立而道生——我之书学观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8年 第3期 72-75页
作者:彭双龙广东省青年书协 
我在书法的实践中常常思考着书法的技术、思想与文化的相关问题。迈克尔.苏立文在(《中国艺术史》)中曾说:目书写系统以书法艺术为形式,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这句话以外国人的视角道出了书法在中国艺术电上的地位与重要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陆游的“气理”书学观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3年 第8期 88-99页
作者:贺贵富浙江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 
在南宋“理”、“气”思想盛行的时代,有关“气”的讨论层出不穷,陆游就曾胜事则事举,气胜敌敌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