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于丹"
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与北京师范大学传媒艺术系主任于丹对话录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 第2期 27-30页
作者:康宁 于丹中国教育电视台 北京师范大学传媒艺术系 
《对话·访谈》作为本刊的一个新辟栏目,这期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里,我们邀请本刊的特约记者或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就广电同仁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对广电传媒机构的领军人物进行访问或对话交流。本期的《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守望心居 宁静致远——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2009年 第13期 72-75页
作者:邢星 
2月的一场春雪,着实令人喜爱。纯洁了世界,滋养着生命。我如约来到北京的一家咖啡馆,人很多;见到于丹老师,却并不是在包间,只是公共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她叫着我的名字打招呼,笑容温暖得仿佛瞬间就驱散了雪后的寒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家讲坛的媒介化——从《于丹·游园惊梦》说起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 第2期 64-65页
作者:顾瑞雪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法律大讲堂》等为代表的讲坛类节目在近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这类节目以邀请学术界著名人士、某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名流就受众最感兴趣、最前沿的话题进行演讲为主要内容形式。这类节目的内容涉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邂逅现代传媒和最古老传媒的合谋——于丹北大昆曲事件的媒介文化解析
收藏 引用
《新闻知识》2013年 第2期 13-15页
作者:侯长生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于丹北大谈昆曲"成为一个检索词汇后,各种声音喧嚣着登场,批判谴责、幸灾乐祸、冷眼旁观、起哄凑趣,百态纷呈,学者的"娱乐化色彩"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是身不由己还是"乐与之游"?其实,个人在媒介狂欢的盛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岂容于丹再污庄子——为韩美林批于丹一辩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09年 第4期 31-34页
作者:肖鹰清华大学哲学系 
周杰伦的歌,援用传统文化元素,正如其援用流行文化元素,其宗旨只在娱乐,其效用也只在娱乐。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不在弘扬,而是消解,因为在其似是而非的挪用中,传统文化的纯正性与完整性被肢解和取消了。换言之,传统文化在周杰伦的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浪漫与宁静的阅读——《于丹<庄子>心得》装帧赏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编辑》2007年 第5期 52-53页
作者:邓中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 
翻阅《于丹〈庄子〉心得》,无意间发现了在扉页前面,还特别加了一张卷首页。卷首页用的是暖灰色质朴而雅致的特种纸。在卷首页的正面,镶嵌着一枚精致的藏书票,描绘着“庄生化蝶”的故事。精美的藏书票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藉由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于丹:没上过幼儿园的“学术超女”
收藏 引用
《科技风》2007年 第2期 12-16页
作者:高越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主任。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央视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于丹教授人生格言
收藏 引用
《金融队伍建设》2010年 第12期 68-69页
于丹,女,汉族,1965年6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澈活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于丹 大女人不好当
收藏 引用
《家人》2013年 第1期 24-26页
作者:封艳《家人》编辑部 
魅力女性往往像双面娇娃,拥有大女人的雷厉风行和开阔眼界,也不乏小女人的风情万种和生活情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于丹“论语”楼市品牌消费
收藏 引用
《华人时刊》2009年 第7期 52-55页
作者:吴志菲 
于丹档案盘点:于丹,影视学博士,影视传媒专家,品牌研究专家。1965年6月出生于北京。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