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五四文学"
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五四文学的市民性渗入——对于20世纪40年代话剧通俗化的逆向考察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3年 第2期 40-50页
作者:尹诗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 
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的趋俗化,体现在学习借鉴市民文学以及市民话剧的演剧方式等方面。推及40年代各种文学形态的通俗化以及30年代的市民通俗文学形貌,可以看出“五四”被遮蔽的市民性。“五四”时期是旧派市民小说低潮期,更是现代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与自然化:五四文学观念及其问题——透视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及其“语言艺术”观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2年 第6期 78-88页
作者:陈雪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傅斯年于20世纪20年代末完成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其文论述说分量不轻,在五四文学观念方面亦具代表性。但学界多关注傅斯年史学,其文学往往被忽略,一般只会提及傅氏作为学生辈,在新文学运动之初腾气活跃以襄助新文学运动诸君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发展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02年 第9期 71-73页
作者:方长安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武汉430072 
本文认为创造社作家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走出了狭隘的“自我表现”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确立起了为人生与为艺术相统一的文学观,拓宽了五四文学“自我表现”的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的女性话语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10年 第6期 106-112页
作者:秦弓重庆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运动高涨,舆论阵地女权声音强劲,教育向女性全面开放,女性在社会舞台上展现英姿,在此背景下,女性文学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女性文学或浓墨重彩地描写女性的凄苦命运与勇敢抗争,或曲径通幽地表现女性的独特感受与感情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的哲学基础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5期35卷 42-48,115页
作者:于河生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虽然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主流文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哲学基础的,但纵观整个五四文学,却是以西方现代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为其主要哲学基础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现代文学以感时、忧国、反抗、革命的特有品格的话,那么,西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原型的变体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5期30卷 52-58页
作者:程金城 
本文从现代文学的整体出发,提纲挈领而又深刻地探讨了五四文学中诸如叛逆的“狂人”、涅槃的“凤凰”、吞日的“天狗”、出走的“娜拉”、求索的“过客”和“阿Q”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典型,对整个现代文学深广而久远的影响,从文学本身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探析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 第4期 84-88页
作者:贺仲明南京大学中文系 
父亲——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远非只是血缘亲属而是深富文化意义的形象,在五四文学中有着复杂的艺术表现。本文拟就五四文学中“父亲”形象的表现问题,作一简略的探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与存在主义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59卷 70-76,98页
作者:杨经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存在主义与五四文学"是个在学界尚未得到正视的话题,对其进行必要的探究是对这一话题具有实质意义的学术话语建构。首先,由于五四文学运动实质上是文化启蒙运动,所以启蒙主义语境中的存在主义价值选择,成为五四文学的时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五四文学”的迷恋者到“民间文学”正统论者——“解放区散文”本土作家赵树理的艺术命运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S1期 144-145页
作者:李建华 江震龙 
解放区本土作家赵树理的散文艺术命运问题,一直以来还是个被研究者所漠视的研究盲点。赵树理以对解放区民间生活的深厚积累,对工农兵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烂熟于心和对乡土与农民的真挚热爱,从大约1934年起至1970逝世止.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收藏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3期33卷 22-27页
作者:杨联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