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亚洲艺术"
39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时空交响 丝路华章--柏林洪堡论坛亚洲艺术陈列展述评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 第2期 99-101页
作者:展倩柏林自由大学东亚艺术史系 
柏林洪堡论坛亚洲艺术陈列展于2021年9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该展览展出近1700件文物,反映了德国境内甚至整个欧洲对亚洲艺术的收藏情况、审美倾向和研究兴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欧洲境内与亚洲艺术收藏和陈列相关的文化事业的密切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还原古代亚洲艺术反思当下“一元”文明——评沈爱凤《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9年 第3期37卷 196-198,209,210页
作者:杨烨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009年1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沈爱凤教授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一书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迄今正值10年。沈先生呕心沥血、笔耕8年方才付梓,全书近70万字,图片近千张。该书面世10年来,广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艺术的动向及绘画国际语的运用——记第五届亚洲艺术双年展
收藏 引用
《美苑》1992年 第3期 54-55页
作者:土人 
第五届亚洲艺术双年展于1991年11月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拉开帷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两年一届的亚洲艺术盛会.从1981年开始这次是第五届,共有13个国家参加,依次为尼泊尔、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原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艺术的盛会 记孟加拉亚洲艺术双年展暨国际研讨会
收藏 引用
《美术》2002年 第3期 74-75,78页
作者:王然 
“第十届孟加拉亚洲艺术双年展”于2002年1月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拉开帷幕。来自39个国家的652件参展作品在孟加拉民族博物馆、孟加拉艺术院博物馆和奥斯玛尼纪念堂三个场馆同时展出,并有4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代表应邀来到达卡参加相关的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克孜尔石窟壁画
收藏 引用
《文物》2015年 第6期 55-96,1页
作者:赵莉 Lilla Russell-Smith Caren Dreyer Ines Buschmann 祁梅香新疆龟兹研究院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世纪初,德国考察队从克孜尔石窟揭取了大量壁画,其中的大部分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然而,考察队对这些壁画所出洞窟的记录存在一定错漏。近年,新疆龟兹研究院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对该馆所藏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中国梦,彰显东方美学精神——“田跃民、刘春潮艺术世界巡回展东京站及2005亚洲艺术论坛”综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8期 72-75页
作者:邱正伦 左书侨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西南大学 
由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办,上海迈锡尼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的《视觉中国梦·艺术世界行》之“田跃民、刘春潮艺术世界巡回展东京站及以‘东方谱系'为主题的亚洲艺术论坛”于2015年4月20日至4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艺术变革:语言和社会实践——上海外滩美术馆2013年度论坛纪要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3年 第9期12卷 96-102页
2013年9月13日,正值“HUGOBOSS亚洲艺术大奖——中国新锐艺术家2013”展览开幕之际,上海外滩美术馆2013年度论坛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亚洲艺术变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艺术 碰撞中融合 融合中创新
收藏 引用
《收藏投资导刊》2019年 第6期 108-121页
作者:魏妍不详 
5月,亚洲文明大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在亚洲文明周框架下举办了“亚洲文明联展”,其中由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大道融通一一亚洲艺术作品展”是联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览集中演示了亚洲各国艺术家的美术精品,展示亚洲各国多彩的艺术面貌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艺术周拍卖散发出的“大亚洲”概念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17年 第10期 16-21页
作者:Sophie佳士得 苏富比 
2017年秋季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于9月16日落下帷幕,虽然与今春艺术周相比,没有引起轰动,但佳士得、苏富比领衔的拍卖表现依旧不俗。佳士得纽约在亚洲艺术周中的拍卖总成交额高达4345.3375万美元,七场拍卖分别于9月12-15日间进行,成交率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艺术新视点——2007上海国际当代艺术
收藏 引用
《大视野》2007年 第10期 60-65页
作者:郭凌云 
春天,北京举行了国际画廊博览会,盛况空前;秋天,国际当代艺术展来到上海,高朋满座。短短几天时间,实在不能满足更多国人对最高水准的当代艺术的朝圣心理,不过好在,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对这种美丽而尖锐的观摩,已经开始融入我们的生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