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亚硝胺"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亚硝胺
收藏 引用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5年 第5期 30-33页
作者:H.Dikland 程宝家DSM弹性体全球研发中心 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上海200020 
与二烯烃橡胶相比,EPDM的双键很少。为了提高EPDM胶料的硫化速度,需要加入大量的促进剂。由于某些促进剂中含有仲胺,这是亚硝胺的主要来源,因此人们正在考虑使用一类新的促进剂。考察了不同硫化体系对亚硝胺排放、加工参数和物理性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调控介孔硅分子筛的孔壁结构以提高吸附亚硝胺的效率
收藏 引用
《催化学报》2010年 第3期31卷 267-272页
作者:古芳娜 杨佳园 魏峰 朱建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针对高空速下捕获痕量毒物分子的环境净化要求,尝试调控介孔材料孔壁结构以提高其吸附小分子环境污染物的效率.通过调节合成体系的pH值、加入无机盐以及控制表面活性剂浓度等方法,改变硅物种与模板剂胶束的组装速度或无机-有机液晶相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万吨级CO_(2)捕集项目亚硝胺污染物扩散健康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化工进展》2023年 第6期42卷 3209-3216页
作者:陆诗建 张媛媛 吴文华 杨菲 刘玲 康国俊 李清方 陈宏福 王宁 王风 张娟娟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展规划部项目管理室山东东营257000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26 
有机胺排放至大气中的光化学产物包括氨气、醛类、酰胺、亚硝胺等。亚硝胺类具有致癌性,被认为是危害健康的物质,也是有机胺吸收法尾气排放大气的健康风险影响因素。针对胜利电厂200万吨/年CO_(2)捕集工程,采用高斯模型来模拟排放吸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硝胺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气体流量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与仪表》2012年 第7期27卷 16-19页
作者:刘勇 马新建 计敏 李志刚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微小流量气体的质量流量控制是亚硝胺化学发光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流量的控制精度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文中根据反馈控制的原理,采用微型电磁比例阀、流量传感器、数字控制电路和PID算法搭建了一套适用于微小流量场合的气体流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处理方法
收藏 引用
《环境与发展》2014年 第4期26卷 183-184页
作者:陈波 夏建萍 阮建军杭州市余杭区环境保护局浙江311100 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浙江310003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强致癌性化合物,发生于水处理的末端消毒环节,对人类健康具有巨大的威胁。本文介绍和评价了光解法、高级氧化法、反渗透法、吸附法等几种处理水体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肋烟低亚硝胺品种选育
收藏 引用
《中国烟草科学》2009年 第1期30卷 22-22页
作者:R.D.Miller 任民(译)肯塔基大学、田纳西大学列克星敦肯塔基州 不详 
为了弄清降低白肋烟由烟碱到去甲烟碱的转化效率对特定亚硝胺(TsNA)水平的影响,我们在肯塔基和田纳西州于2004-2005年设计了4个试验点进行研究。在4个试验点分别种植了15个白肋烟栽培品种,每个试验点为一个完整的小区,每个品种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硝胺诱发人胎儿食管上皮癌和人食管癌基因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1992年 第12期1卷 10-10页
作者:陆士新 崔小邢 姜伟 李华川 罗凤歧 胡小年 谢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北京100021 
我们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关键技术上,利用癌基因激活的原理和亚硝胺器官亲和性的特点,创造性地把体内外诱癌的方法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了新的诱癌方法,用亚硝胺成功地诱发了人胎儿食管上皮癌。为化学致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1世纪国内外乳胶制品的展望
收藏 引用
《特种橡胶制品》2000年 第2期21卷 60-62,52页
作者:罗卫云株洲橡胶塑料工业研究设计院412003 
针对目前国内外主要胶乳原材料及其制品普遍存在的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和致癌物亚硝胺的析出等问题,较详细地叙述了对天然胶乳替代材料的研究及其主要乳胶制品,如避孕套、乳胶手套和气象气球等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并综述了胶乳中蛋白质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甘草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及抑制亚硝化反应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2期28卷 35-37,50页
作者:闫向阳 刘建平 夏季红 马雪平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来提取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响应面分析软件设计出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得出甘草黄酮的最佳优化条件为:总浸提时间6.0 h,乙醇浓度76.0%,提取温度72.5℃.研究了甘草黄酮类物质对亚硝胺(NDMA)合成的阻断作用,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环保型促进剂TBSI在橡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世界橡胶工业》2011年 第7期38卷 10-16页
作者:白鹏 梁西正 赵素娟 王维相平顶山矿业胶管制品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13 辽宁海城市化工助剂厂辽宁海城114200 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辽宁沈阳110021 
介绍了TBSI在NR、NBR、IIR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