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人工制品"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物”的研究方法 跨文化视角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4年 第1期45卷 243-258页
作者:廖延彦 高晗东华大学 
一引言我们一般说到“物”,对应的是英文的“things”(事物),本文要讨论的“物”是与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密切相关的“artifacts”(手工艺品/人工制品/设计品),一般研究领域是考古学、人类学、博物馆学、视觉研究等。在社会科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制品现象学: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2015年 第6期 113-119页
作者:张彬 王大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人工制品是现象学分析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考察伊德关于使用者-人工制品-世界之间四类关系的阐释以及海德格尔的用具分析,表明两者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伊德既超越了海德格尔又遗忘了海德格尔——伊德没有充分关注作为用具的人工制品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有机:数字时代下乐器学的异质性分类(一)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24年 第5期 29-36页
作者:姜珊 袁寿玉烟台南山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玛哈沙拉坎大学音乐学院 
一、前言有史以来,我们发现音乐制作技术始终处于人类技术的前沿;作为人工制品,乐器可以被视为一种个人文化的“最高成就”(Nettl,2005,p.382)。制造鲁特琴(lutes)、长笛(flutes)、管风琴(organs)或钢琴(pianos)等乐器都需要专业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制品与艺术品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1997年 第S1期 123-128页
作者:阿瑟·C·丹托 唐英(译)不详 
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批判鉴定能力,因为外观相似的圈套可能会导致并且已经导致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误解。--Rudoph wittkower(鲁道夫·维特科韦尔)《寓意与象征的转移》无论艺术品可能有什么含意,然而它们都可能被其同时代人所理解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变中的艺术概念与艺术的终结——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人工制品概念的出场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1期 144-150页
作者:周海玲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宣判艺术活动的终结,而是宣告需要终结关于艺术这一概念的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西方现代性而发生的内涵历史流变,表明西方现代性话语逻辑下的艺术概念所反映出的理论局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的起源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2年 第1期 38-50页
作者:张婷(译)不详 华北电力大学 
艺术史存在的前提,首先是艺术创作需被视为有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行为,且在其以往的变迁中蕴含着某种可描述的变化规律。这些先决条件在中世纪并不显见。在那时,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品与作坊工匠生产的那些功能性产品之间没有清晰的区分,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质文化史研究在博物馆实物研究中的意义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 58-66页
作者:贾建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300071 
物质文化史所具有的通过物质看文化等研究特点,与博物馆的实物研究存在着天然的联系。相对于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实物研究,物质文化史研究对博物馆的实物研究以及利用实物资料展示人类生存发展的历程,对博物馆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戏剧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学介入设计领域的结合途径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6期 156-159页
作者:吕明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为什么设计学需要人类学介入?简单地说,是由于人类学关注"人"本身,而强调"为人而设计"的设计学聚焦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研究,因而与人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概念落地提供可靠依据,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粉红色料理机:一种性别隐喻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12期 144-148页
作者:任莎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人工制品通过它们的“产品语言”展示自身。“产品语言”包括人工制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等综合要素。这些要素的产生不是随机的,而是被设计出来的,它们是一种符号,有着或明确或暗示的指示和意义。我们发现,商场里的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求解艺术的习俗之途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1997年 第5期 94-98页
作者:吴水平复旦大学中文系 
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美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迪基的艺术习俗论,指出了这一美学思想内部的悖论,但是在艺术不可定义与艺术无限开放所带来的艺术死亡的语境中,迪基对艺术定义所作的努力,其实是“拯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