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人生况味"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画中窥人生——日常生活与人生况味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12期 202-204页
作者:李洪峰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922年,丰子恺开始创作漫画,其间,他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员。奉行"为人生而艺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张,强调在反映社会人生、关心底层人民生存的原则下进行创作,而这一思想也延续到他的漫画当中。可社会现实的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掘浓重的人生况味——话剧《秋天的牵挂》简评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02年 第1期 8-9页
作者:李庆成 赵惠芬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总会给人很多的思考和回味.而一部具有强烈人生意识的作品,更是会给人很多关于人生况味的品咂和人生的思考.真正的艺术关注的总是人生.河北省话剧院演出的孙德民新作就是这样一部禁得起品咂的有意味的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紫砂“青云直上花瓶”的人生况味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18年 第4期51卷 32-32,35页
作者:杨志仲 
人生是历代文人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也是艺术家们借此发挥题材的载体。紫砂艺人将各种人生况味融入壶器的创作中,由此推动了紫砂陶思想内涵的进步。紫砂"青云直上花瓶"以李白的词作《行路难》为刻绘的内容,由此引申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初遗民绘画的时代特色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5年 第2期 17-20页
作者:汪洋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清初遗民绘画是明遗民心路历程的记录,反映了士人在朝代更迭之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在清朝统治者残酷的民族压迫之下,他们选择逃禅、归隐的方式以示不仕新朝的决心,借反绘画“六法”来达到蔑视清朝王法的目的,借用绘画图像符号的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演唱鼓荡起人物灵魂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99年 第2期 58-59页
作者:熊小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蓦然回首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5年 第8期 22-23页
作者:童道明 
蓦然回首童道明参加胡庆树表演艺术研讨会期间,忽然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诗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觉得,对"蓦然回首"四字是可以作一番引申的。梅耶荷德认为话剧演员大概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香港作家杜国威的话剧创作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18年 第2期 25-33页
作者:胡星亮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学术界对于香港"金牌编剧"杜国威的评价不一。"写情"是杜国威所擅长的,然而戏剧并非"写情"就好,戏剧的情感描写中必须积淀一定的社会人生思考才有其"情感本体"价值。正因如此,杜国威成熟期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何群与《混在北京》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1996年 第2期 19-20,25页
作者:洪群 
一个“混在北京”的文化人,写了一部叫作《混在北京》的小说。此人叫“黑马”。他的书甚是畅销。于是,有人把“黑马”说成“继王朔后又一个创作京味小说的‘顽主’”。黑马大不以为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新品味快乐人生——评丰子恺《简单甚好》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2018年 第23期 90-92页
作者:胡兴艳首都师范大学 
《简单甚好》辑录了丰子恺经典散文四十篇,展现了丰子恺笔下的生活剪影:从蓬头稚子的日常到猫猫狗狗的闲趣,从田间陌上的风景到人海中静观的哲思。看似勾画闲情雅趣,实则抒写人生况味——返璞归真,由繁至简,穿越喧嚣,方能获得快乐人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之珍奇与“人”之珍贵——评阿来“山珍三部”
收藏 引用
《扬子江(评论)》2019年 第2期 109-112页
作者:王璟 王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 
阿来最新力作'山珍三部',即《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以藏区特有的'山珍':虫草、松茸、岷江柏为契入点,描绘了其自然生长状态下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及珍贵的原生态特质。作者在生态化书写的同时,为'山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