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仁钦桑布"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佛教遗迹考察
收藏 引用
《西藏研究》2008年 第1期 54-59页
作者:张长虹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大译师仁钦桑布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大译师创建有众多寺院和佛塔。为了印证文献中记载的仁钦桑布时期大量佛教建筑的创建,2007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再次组队,对西藏古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仁钦桑布大师法体之谜
收藏 引用
《西藏人文地理》2005年 第4期 122-126页
作者:霍巍 
仁钦桑布(959-1055)出生在古格境内的旺热那渚村,据称他两岁时即能背诵梵文声的咒字,并能在地上作画,被认为是“班智达”的转世者。长大成人之后,他被古格国王益西沃选中,与其他21位古格青年一起被派往印度学习佛法。他们中的绝大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西部11世纪重要寺院热尼拉康及其艺术再探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2019年 第2期 5-16,225页
作者:熊文彬 张建林 席琳四川大学中国藏学所、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成都610064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710069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710069 
热尼拉康是西藏阿里地区现存11世纪后弘期初期为数不多的由著名佛学家、翻译家仁钦桑布建造的重要寺院之一,其建筑形制仍基本保持了早期的原貌,主尊及其部分胁侍像虽经后世妆彩,仍体现出显著的早期风格,壁画虽在后世经过重绘,但部分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阿里托林寺白殿壁画配置与殿堂功能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2019年 第1期 95-104页
作者:王瑞雷 贾维维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托林寺白殿作为古格王家寺院托林寺晚期建筑空间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别出心裁的图案设计而闻名于雪域高原,也成为国内外艺术史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辨析白殿壁画内容的基础上,以殿内残存题记为线索,分析壁画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阿里卡孜河谷10世纪佛塔供养人题记与壁画研究——兼论与吐蕃时期卫藏及敦煌早期的关联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0年 第2期 124-137,F0002页
作者:王瑞雷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本文基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新发现的佛塔壁画,在复原塔内图像构成的基础上,结合供养人题记及出土文书,就该佛塔的供养家族、年代、功能及其与敦煌的联系予以探究。该佛塔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初大译师仁钦桑布父系家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西部石窟壁画中几种艺术风格的分析——兼论西藏西部石窟壁画艺术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收藏 引用
《藏学学刊》2004年 第1期 143-158,303-304页
作者:霍巍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本文通过对西藏西部石窟壁画的分析研究,归纳提出了五种艺术风格类型:克什米尔—古格式样、印度—尼泊尔式样、中亚式样,中国内地式样和西藏本地式样。通过对这些艺术风格的分析,作者将西藏西部的石窟壁画遗存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艺术(上)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3年 第2期 74-79页
作者:G.杜齐 张亚莎 李建雄 
自然赋予了西藏人以想象丰富的审美感受,甚至在远古时代就是如此,这点通过我们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就可作出判断,并在其详细的装饰中发现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装饰感主宰着西藏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可以被看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西部佛像雕塑艺术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08年 第1期 24-31页
作者:李逸之 
西藏西部范围大致相当今阿里地区,古文献称『羊同』或『娑播慈』。其地南与尼泊尔、印度接壤,西与克什米尔毗邻,北部连接新疆及中亚各地。公元二世纪到七世纪为古代象雄部落重要发展地及原始本教发祥地,公元七世纪后为吐蕃附属国,佛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的面具艺术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1994年 第4期 53-53页
作者:叶星生 
藏族的面具艺术文/叶星生西藏面具艺术,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产物。由于西藏的特殊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的宗教信仰,使得西藏面具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并在其历史的衍变中,呈现出光怪陆离,斑斓多姿的面貌。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