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以禅喻诗"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圆通与飞动——严羽“以禅喻诗”的学话语特性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28卷 167-170页
作者:刘琼中南民族大学报社湖北武汉430074 
严羽"以禅喻诗"涉及到学理论中的学习方法、艺术鉴赏力、思维方式、歌本体论等问题,其"正法眼"论述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妙悟"对应歌的思维方式,"情性"阐释歌的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思想中的宗意味——从“以禅喻诗”到“画”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9年 第4期 125-128页
作者:孟云飞国务院参事室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①在这里,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差异与“以禅喻诗”合法性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 第3期 22-24页
作者:刘维邦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以禅喻诗"合法性不在于之"妙悟"的差异,而在于这种差异是否会割裂命题本身的自足性。严羽"妙悟说"将民族的审美共性和个体的艺术自觉巧妙结合,该理论具有思维的合法性、过程合法性和境界的合法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海话》创作范畴论——兼论宋代学中“以禅喻诗”风气的形成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44卷 70-76页
作者:孙可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宋人吴可的《藏海话》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文学批评著作,其中涉及创作的艺术范畴——"法""化"和"悟"代表了宋人对于歌创作的普遍认识,且自觉将大量佛教术语和佛观念引入论中,是"以禅喻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佛”的诞生:一种歌美学境界的标举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 第5期 55-59页
作者:袁晓薇 谭庄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01 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重庆401331 
中国古代史上拥有"佛"称号的人并非王维一人,然而只有王维成为现代研究视野中唯一的"佛"。王维被今人视为"佛"不是出于"中之佛"的宗教膜拜心理,而是由于其"中有佛"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严羽与
收藏 引用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6年 第3期5卷 108-114页
作者:黄钢 
严羽是南宋的重要歌理论家,也是味为审美中心的歌理论家。他在其论中虽未直接用味这个概念来统帅自己的论,但实质上提倡的却是味外之味,并且这个标准来衡量人,评论歌艺术。他兴趣这一概念作为味的重要标准,提倡别材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本色”到“妙悟”:两宋学发展的逻辑进程——“焕发真识”人论为中心
收藏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2期36卷 17-24页
作者:梁道礼 汪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与两宋政治文化由“外王”向“内圣”转换、思想焦点由“道统”向“道学”转换相呼应,两宋学发展也经历了由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尚“本色”向艺术家气质为中心的重“妙悟”的转换。转换引发了两宋学星转斗移式的重新建构。重新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佛”王维及“情意趣”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 第9期 24-25页
作者:王恒娟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西亭高级中学江苏南通226301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除了"中有画,画中有"这一典型特色之外,与之交相辉映的还有王维的"以禅喻诗"。因为当时盛唐兼容并包的文化风气与家庭因素,王维一生都深受佛理的影响,所佛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象组合论(中)
收藏 引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 第3期11卷 9-15页
作者:申自强 
三、意象组合的审美心胸 艺术家总是“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22)的,也就是郑板桥所说的“意在笔先者,定则也。”(23)这里的“意”,是指经由作家内心营构、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象。有了意象,艺术家方能濡墨运笔,进行艺术传达操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宗向歌的渗透
收藏 引用
《中国韵文学刊》1990年 第1期5卷 1-9页
作者:邓乔彬 
在我国歌的发展史上,可明显找到思想史留下的印记。儒学之对于功能论的影响,庄学与玄学之对于艺术论的影响,所论者已不鲜见。近年来,人们也多注目于佛学,对宗更为留心。笔者为,尽管的关系已被论及,但对于宗向歌的渗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