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艺术公赏力的问题化过程呈现为不同的重心位移:1874年到戊戌变法期间的天变艺变时段为孕育期,体现为旧雅碍俗;戊戌变法失败到20世纪40年代的以艺启群时段为发生期,要求以雅提俗;40年代到80年代的以艺为群时段为渐变期,主旨为以雅就俗;90年代至今的艺以群分时段为高潮期或爆炸期,多元对话在所难免。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不能被单纯归结为中国艺术界自身的内部变化,而应被视为中国艺术界与全球化社会语境变迁的交汇的产物。当强势东扩的现代性进程与衰朽的中国体制发生碰撞,导致中国社会急剧破裂而进入高危机的现代性时段时,古典性体验被迫终结并被转向现代性体验;而当急切表达的现代性体验需合适传媒系统去传输时,新兴现代大众传媒便成为建构公共领域并传达现代性体验的新的传播渠道。这双重力量的交融使得艺术公赏力问题被提出。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