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伊索寓言"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孙毓修《伊索寓言演义》编译出版中的读者顺应策略探析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 第6期 105-107页
作者:郝景东安徽省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孙毓修在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编译出版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我国儿童文学编译出版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建构特定的道德教育价值并易于为儿童读者接受,孙毓修在编译出版《伊索寓言演义》时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读者顺应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伊索寓言与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6期22卷 14-16页
作者:曹文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淮北235000 
对各古老民族的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民族特色,避免把寓言文学的普遍特征,误认为民族寓言的特点。本文从中希早期寓言的蕴意、题材、风格以及体制与编排等方面,探讨伊索寓言和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伊索寓言《农夫和蛇》的教育功能探析——以评价意义为视角
收藏 引用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6年 第1期 13-17页
作者:陈冬妍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寓言具有生动、精炼、说理的特点,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寓言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角度分析伊索寓言《农夫和蛇》的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农夫和蛇》态度资源的分布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建国前伊索寓言汉译中的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 第5期 52-55页
作者:杜慧敏 
中外文学交往最初从寓言开始,伊索寓言是第一个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文学作品。最初的伊索寓言汉译,是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为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而做的。据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6年 第1期 16-17页
作者:朱华华湖北 
[知识目标]1.探讨9则寓言的原意和作者的独到见解。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黔之驴:一个文学形象的生成与物种迁徙、文化交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2年 第2期165卷 35-44页
作者:范晶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黔之驴是柳宗元塑造的一个深入人心的寓言形象,与此前、此后中国文学中出现的驴的形象都不大一样。前辈学者指出黔之驴的形象源自印度,经由佛经、敦煌讲经文而进入文人视野。然而,印度是否为其最终源头呢?关于印度《五卷书》等民间故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还是喜欢伊索写的《龟与兔赛跑》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 第2期 24-25页
作者:冯燕 
伊索寓言《龟与兔赛跑》可谓尽人皆知,但林语堂先生小学时读这则寓言,就“极为兔抱不平,且深恨龟”。于是便提笔写下了另一则对兔子大加赞赏。而奚落伊索的《龟与兔赛跑》。我初读完林语堂的作品,很是佩服他独到的创意和见解,可再细细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泰西寓言的传入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95年 第1期 12-17页
作者:陈蒲清 
泰西寓言的传入及其影响陈蒲清世界寓言有三大体系: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寓言,以印度为起点的南亚中东寓言,以希腊和希伯来为源头的泰西寓言。三大体系的相互交流,正象人类其他文明成果交流一样,往往开拓出新的境界,结出丰硕的果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韩两国的寓言传统
收藏 引用
《当代韩国》1996年 第3期 35-40页
作者:朱靖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中韩两国的寓言传统朱靖华一寓言,作为一种象征型艺术(黑格尔语),它是具有简洁故事形象的高级比喻形态。它的“以形见理”、“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方式,和它蕴含的丰富哲理、道德观念的审美内涵,成为古今人们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年新趋势
收藏 引用
《国际广告》2006年 第U3期 F0002-F0002,3页
作者:荘淑芬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预测趋势一向是媒介热衰的议题,当然也是若干学者专家回顾与展望必经的洗礼。此时此刻,不仅希望眼前有颗闪亮的水晶球,能指点迷津告知即将的未来走向,也幻想能化身如哈利波特般借助魔法学校探索未知的新世界。言归正传,在此,笔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