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优化发射药脱硝工艺,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RSM)对单孔发射药的脱硝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水合肼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单孔发射药脱硝过程中脱硝率的影响,并建立了以脱硝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硝率的影响程度为水合肼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且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所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相关系数为0.9774,在影响因素水平范围内进行多组实验,脱硝率的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吻合度较高,平均相对偏差为1.61%,表明所提出的二次回归模型可靠性较高,可用于对发射药脱硝过程中脱硝率的预测和工艺条件的优化。通过对脱硝前后单孔发射药的结构和燃烧性能的表征,进一步证实了梯度硝基单孔发射药表层及孔边缘硝酸酯基浓度呈梯度增加,具有优异的燃烧渐增性。
摘要:风电场受风速变化等因素影响,出力易产生大幅波动,从而造成电压波动和网损增加等问题,影响风电场的安全高效运行。目前的风电场日前调控方案多基于传统的数学优化模型展开,且需要风机的日前出力预测数据,故无法完全避免的日前预测误差的引入造成日前优化调控方案有效性的降低,增加了日内风机调控的难度。因此,文中充分发挥强化学习模型的决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DQN)的无预测风电场拓扑重构决策方案,并以DQN为框架展开。首先,构建基于历史数据的状态空间;然后,提出基于生成树的动作价值对解耦的动作空间优化方法,以最小化电压偏差和网损为目标建立优化评价体系,完成由历史实际出力数据到决策的映射关系构建,在避免引入预测误差的情况下实现风电场日前优化调控;最后,设计一种基于多层次经验指导的经验回放策略,提升算法的训练性能,保证算法的适用性。根据实际的风电运行数据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分析改进技术对DQN算法的影响和优化调控前后风电场的运行状态,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摘要:为提高翼身融合(BWB)布局无人机(UAVs)总体方案优化设计效率,根据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外形和性能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概念设计阶段无人机总体方案的多学科综合分析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和优化模型,并开发了相应工具。采用数值分析和工程方法相结合,完成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总体方案的几何、质量、气动和隐身特性分析。采用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从无人机的装载能力、经济性和适应性角度出发,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多个无人机方案为算例,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利用可并行的子集模拟优化算法,以巡航升阻比最大和前向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最小为目标完成传统多目标优化,以竞争力最强为目标完成基于综合评价的方案优化。以多目标优化过程产生的全部方案为基础完成参数相关性分析,验证展长、后掠角和扭转角对气动和隐身特性的影响。最终的多目标优化方案RCS降低了41.6%,巡航升阻比提高了3.5%;综合评价优化方案的竞争力得分提高了44.0%。
摘要:主要介绍行逆推式垃圾发电锅炉中自动翻料锁气机构、一次风供给及智能排灰调风装置结构、动炉排防卡结构、托轮装置结构、垃圾燃烧广角监控装置结构的优化设计,疏渣机构与除渣机构的节能措施,以及渗沥液系统堵塞问题的处理方案,对中国垃圾发电设备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选择方向。
摘要:本文以铅锌烧结矿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氧化锌还原过程的影响。首先,选定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炭量这3个工艺参数作为影响因子,以锌还原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设计出三因素五水平的优化实验方案;其次,对优化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氧化锌还原过程的回归模型;最后,利用回归模型对氧化锌还原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还原过程模型精度高,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锌还原率的影响显著,在还原温度为1 422 K、还原时间为18.7 min、2.94倍理论配炭量的优化条件下,锌还原率的预测值为94.13%,验证实验值为94.36%,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4%,说明优化方案准确、可靠,并达到了优化工艺参数的目的。
摘要:一节高质量的课,其对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初中物理“密度”教学为例,用整体思维架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创新实验设计,以达到优化重构教学内容,实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实际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是随着20世纪末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衍生形成的一个崭新的交叉领域。为顺应新时代的市场和人才需求,文章提出,可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舞蹈教育中,培养舞蹈应用型人才,合理整合舞蹈应用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的新媒体舞蹈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着力打造舞蹈领域中的优势学科。此举可提升舞蹈艺术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价值,有助于高校为当今社会提供更具实力的高素质、综合性舞蹈人才。
摘要:集料骨架对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刚度和抵抗永久变形能力有重要影响。为探索骨架优化的方法,首先利用激光扫描仪采集了4组不同粒径集料的二维数字图像;然后采用离散元法对虚拟单轴贯入试验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采用分级掺配法,在PFC 2D中进行最优骨架的可视化设计,并研究了粗、细集料对骨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离散元法构建不规则集料堆积模型并进行虚拟单轴贯入试验具有较好的精度;粒径大于4.75 mm的集料对骨架结构的影响比粒径小于2.36 mm的集料更显著,4.75 mm可作为多孔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的分界标准;粗集料可以通过嵌挤作用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而细集料形成的骨架不稳定且承载能力较弱。基于离散元法所设计出的最优骨架,可以显著提高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为级配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摘要:铁路信息化建设累积了大规模集装箱运用数据,为铁路集装箱空箱的精细化、智能化调配提供了支撑。针对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方案自动化、智能化编制面临的空箱供需预测难度大,且预测值在空箱供需差异显著时难以直接用于空箱调配方案的制定等问题,以集装箱装车、运输轨迹等数据为驱动,运用机器学习、优化理论与方法,构建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优化方法框架。并提炼该框架下的关键技术,包括集装箱办理站分类分级、空箱供需预测、在途集装箱到达预测、空箱供需测算与调整、空箱调配方案编制等技术方法,以此为基础实现全路集装箱办理站空箱供需的精准测算、空箱调配方案的自动化编制。研究案例表明,所设计的优化框架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方案自动编制问题。
摘要:桨叶是气液搅拌釜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结构和组合形式会显著影响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结合冷模实验和CFD-PBM数值模拟,获取了气液搅拌釜多层桨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较优的桨叶组合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桨作为底桨对气相分散和气泡破碎影响最大,中层轴流桨对底桨的剪切应力影响较小,而顶层轴流桨产生的轴向汇流会减弱中层桨的剪切应力。多层桨的排列组合方式会影响各个桨叶的功率消耗,其中顶层桨对中层桨的功耗影响最显著。HEDT作为底层桨功耗低且气相分散效果好,KYA作为中层桨能强化轴向汇流、减小局部涡流以及进一步破碎气泡,PBT作为顶层桨功耗低且能扩大循环流结构。因此,HEDT+KYA+PBT桨叶组合能平衡功率消耗、气相滞留和气液传质,具有最高的单位功耗气含率和平均容积传质系数,是较优的桨叶组合。研究结果可以为气液搅拌反应釜多层桨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