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优孟"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说话”溯源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3期37卷 194-202页
作者:张兵 
“说话”是古代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一门伎艺,探讨我国话本小说的发展,追溯“说话”的起源是其必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当前学术界对“说话”起源问题的探讨入手,着重论述了它在秦汉时代的萌生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尤其是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谈我国古代劝说的入题艺术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1994年 第4期 23-24,22页
作者:卢隆光 
劝说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晶莹的明珠,是亿万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认真地研究古代巧妙的劝说艺术,探讨其委婉含蓄、奇警动人的入题手法,对于提高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古代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往事沧桑话梨园
收藏 引用
《大舞台》1996年 第4期 34-35页
作者:曹禺 
《梨园专论》的出现,是我国艺术史上值得庆幸的事。 谈起梨园,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歌,一个是舞,一个是戏。歌这个东西很早以前就有了,歌以咏志,是人们感情的抒发。原始社会就有歌,最早的歌大家都会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秦散乐戏剧与俳演艺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 第3期 17-20页
作者: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引言 雅乐自其产生直至东周,一直是统治阶级礼制乐舞的正统。与雅乐相对的是散乐,又称为俗乐。散乐的历史远比雅乐久远,但它一直是一种民间性的艺术,因而,中国戏剧的散乐形态不仅仅在形式上与礼乐相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声探源
收藏 引用
《两岸关系》1999年 第6期 58-59页
作者:杨臻 
相声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笑的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许多文艺联欢会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相声已成为“欢乐大餐”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大菜”。亚里斯多德说过:“生活中有一种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安排休息与玩笑的时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喜剧起源“实例”论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 第4期 40-46,109页
作者:周国雄 
直到现在为止,关于中国喜剧的起源,从未有人深入研究。以往,引起专家学者们孜孜探究并争论不休的只是戏曲的起源。引起争论的原因,近年不少人认为在于衡量戏曲的标准不一。在我看来,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被忽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戏曲形成和发展的消极影响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 第2期23卷 53-59页
作者:蒋中崎 
在人类戏剧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一样,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样式之一。从人类文明史角度看,尽管华夏民族的文明时间与古希腊、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文明时间相比几乎相差无几,但中国戏曲的形成和成熟却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曲形成问题辨疑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 第4期23卷 71-77页
作者:娄瑞怀 
关于中国戏曲形成问题,至今颇多分歧,诸说纷纭。自本世纪初,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提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这是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创始之论,影响之大,自不待言。此后,学术界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并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海博览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1999年 第2期 41-44页
莎士比亚当选英国千年代表人物 戏剧泰斗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千年英国代表人物”票选活动中超过丘吉尔而居榜首。参加票选的英国大部分听众都认为在过去的一千年里,这位16世纪剧作家兼诗人的贡献最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演员们的临场发挥谈演讲的技巧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1996年 第6期 36-37页
作者:刘存良 
由演员们的临场发挥谈演讲的技巧刘存良1借坡下驴第一个故事。有一次排演一部话剧,话剧中的主角演员按剧情的规定要跳河,可就在跳下去的时候,管效果的人一时走了神,忘了发出溅水声,主角地一声掉倒在地板上。这可怎么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