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主题词=会稽"
4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会稽纪年画像砖考
收藏 引用
《长江文化论丛》2011年 第1期 65-74页
作者:苑贵珉东方汉画研究院江南分院——汉珍斋工作室 
会稽纪年画像砖传承了汉画像的传统思想,利用动感十足的画像、书法语言传递地域文化信息。它是把装饰刻画艺术与纪年书法艺术相对应,运用墓砖为载体,在继承汉代刻画艺术的同时传承着汉字书法艺术,这是墓葬文化历史性的转变,是古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会稽内史
收藏 引用
《美文(上半月)》2008年 第4期 81-86页
作者:刘长春中国作家协会 
古代的官员赴任,因为路途遥远,又没有现代发达的交通,只好骑马或坐轿,品秩低的还没有这些个待遇,只好步行,要一天一天地走,短则数日,长则月余。旅途寂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东汉会稽画像镜的艺术风格及对早期越窑堆塑瓷装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2000年 第7期 88-94页
作者:赵幼强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杭州310013 
本文试从艺术的角度,对会稽画像镜的艺术风格及其对早期越窑堆塑瓷装饰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探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磐风雨里的少年鲁迅——读张梦阳《鲁迅传·会稽耻》
收藏 引用
《野草》2012年 第4期 120-124页
作者:古耜 
在现代中国,鲁迅作为观念和学术形态的存在,早已是连篇累牍,卷帙浩瀚;但作为艺术和审美形态的存在,却始终凤毛麟角,颇为罕见。如果说在影视天地里,近年来终于有了濮存昕、孙维民创造的鲁迅形象,那么在文学领域,鲁迅的风神气质、音容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刊邀请部分专家座谈诸暨市越剧团新戏《会稽太守》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3年 第1期 54-54页
作者: 
曾经蜚声沪上的浙江省诸暨市越剧团,于去年11月再度来上海献演新编历史剧《会稽太守》,该剧在美琪大戏院、共舞台等剧场连演15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越剧界专家的关注。11月6日,本刊邀请部分表演艺术家和专家举行座谈,出席的有薛允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王冕《会稽隹山水》感言
收藏 引用
《书法赏评》2001年 第2期 45-45页
作者:亦岚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会稽外史,饭牛翁等,元末浙江诸暨人。著有《竹斋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别求新声于异邦”——读鲁迅佚文《域外小说集》(第一册)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 第1期 5-6页
作者:马蹄疾 
最近长春师院郭长海君以1909年4月18日上海《时报》影印件见示,广告拦上载有署名“会稽周树人白”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一则,郭君要我谈淡此文发现之价值,不揣冒昧,谈谈读后之感想。这则广告无疑出于鲁迅之手笔,其内容和鲁迅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绍兴馆里的学术拓荒人——鲁迅与“小说史略”及《红楼梦》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2002年 第4期 201-209页
作者: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馆,是鲁迅先生来北京之后的第一个寓居之地,据鲁迅日记壬子年(1912年)五月五日记.下午“七时抵北京”,次日“上午移人山邑馆”。(笔者按:山指山阴和会稽)与鲁迅一同到京的挚友许寿裳也有记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羲之与道教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1995年 第2期 91-93页
作者:王荣法 
王羲之与道教王荣法王羲之以卓绝的书法艺术历代被推崇为书圣,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书法家。他还担任过秘书郎,会稽王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在执政中能顾全大局,扶国爱民,勤于事功。他又是忠实的道教徒,尤其是晚年,他辞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浙江会稽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03年 第7期 31-33,35页
作者:梅丛笑 
中国古代铜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一直到清代,历代都铸造铜镜。在传统的青铜礼器行将就末之际,铜镜艺术却得到长足的发展。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的的生活用品,与威严神秘、颇具"狞厉之美"的商彝周鼎相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