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承和发扬"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写意京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教师作品述评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8期 148-149页
作者:王煜 黄韬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 
1958年,在北京中心地带的白塔寺旁边,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成立了,她是在朱德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自关怀下成立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北京的文化艺术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服务,是这所学校创立的初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绘本传承非遗,文化重塑新生——赣南采茶戏系列绘本创作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4年 第3期 I0008-I0009页
作者:罗洁赣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瑰宝,是历史的记忆,是传统的延续。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新一代的关注和热情,成为文化传承的紧迫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绘本这种独特的叙事形式,构思了“赣南采茶戏系列绘本”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人故居文化创意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名人故居茶具等系列文创旅游产品为例
收藏 引用
《福建茶叶》2020年 第6期42卷 176-177页
作者:章瑾 黄张媛 简煦东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嘉兴314051 
名人故居是文化,源于过去,属于历史;而文创产品是创新,源于现在,属于未来。历史需要传承和发展,创新也需要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因此两者的结合必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本文所介绍的基于城市文化旅游进行的创意产品设计,抓住"文化+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中式风格中文化元素的传承与设计策略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2021年 第24期 65-66页
作者:李丹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因此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促使设计更加多元化,并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者需要吸收更多的传统文化理念,对新中式风格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传承和发扬。同时,在设计过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昌海昏侯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23年 第8期 45-47页
作者:黄文丽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南昌汉氏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随着文创产业的不断发展,海昏侯博物馆也逐渐将历史文化价值融入文创产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肖庆红:让花鼓艺术“飞入”百姓家
收藏 引用
《江淮法治》2023年 第4期 44-45页
作者:马珊珊(文/图)不详 
延续城市文脉,留住文化乡愁。“中都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凤阳花鼓艺术不仅凝结了地域民俗特色,更寄托了时光记忆与文化乡愁。如何传承和发扬这儿百年来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是我30多年来务力研究的课题,也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皮雕工艺装饰画设计创作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24年 第3期 73-75页
作者:黄茜 李成丞不详 
目前,皮雕工艺日益被人们重视,在我国再兴,同时也推动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对中国画工笔和写意风格融合于皮雕作了探索,感受到进行皮雕装饰画创作,亦是体现对传承和发扬传统工匠精神的一份坚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 第6期 31-33页
作者:陈雷郑州西亚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就是守好黄河流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赖以生存的根与魂。对黄河文化进行深入保护,并积极传承和发扬其中的文化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谭门七代,代代名角
收藏 引用
《检察风云》2023年 第2期 71-73页
作者:殷晓章(文/图)不详 
在中国京剧历史上,谭家是一个传奇,谭门七代,代代名角。他们中有人称“谭叫天”的谭派创始人谭志道,有被誉为“伶界大王”的二代传人谭鑫培。160多年来,谭家七代40多人,一脉相承,“严于作艺,以孝治家”,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成为梨园佳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洪奇:学习甲骨文书法一定要心存敬畏
收藏 引用
《商业文化》2024年 第11期 80-89页
作者:明贵栋《商业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商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