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剧目"
7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万载花灯戏的传统剧目研究
收藏 引用
《影剧新作》2024年 第2期 60-68页
作者:刘凤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万载花灯戏从民间灯彩发展而来,经历了对子戏、三脚班、半班多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经济的有力支撑下,它深耕当地文化,广受外来文化影响,形成了以祝赞为主的歌舞小曲、以爱情故事及生活小事见长的三脚杂戏、具有强烈神话色彩与因果报应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秦腔传统剧目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 第17期7卷 104-108页
作者:孙琳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秦腔是陕西地方戏曲之一,传统剧目内容丰富、包含范围广泛。秦腔反映出的优秀民族精神和品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思想、善恶有报思想和知恩图报思想等,意义非凡。秦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的传播遇到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典永流传 碧波映红莲——重庆市川剧院探索经典剧目传承新模式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24年 第6期 86-89页
作者:魏源重庆市川剧院艺术室 
一、应运时代而生的佳作,展现剧团实力的经典。1959年春天,为配合“自由恋爱”的时风,川剧演员周慕莲将脱胎于《聊斋志异·五通》的川剧传统剧目《金霞配》重新编剧,删减支线、强化主题,改名为《碧波红莲》,由重庆市川剧院1953级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赵氏孤儿》的改编看传统剧目的当代嬗变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3年 第5期 75-77页
作者:李菁 吴鑫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 
一部经典戏剧作品的形成和流传往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改编创作和重新解读,这些二次创作中也常常包含着改编者们根据其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所处年代、生长环境、审美积累所造就的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通过对一部作品的各个版本的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文艺评论著作推介•《当代昆剧创作研究(1949-2021)》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 第2期 F0004-F0004,I0004页
专家推选意见: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剧目为纬,纵横交错,史论结合,对1949-2021七十余年的昆剧作了全方位的鸟瞰式研究。既有代表性剧作的文本分析,亦有昆曲舞台艺术呈现的评议;既关注传统剧目在当代的传承,亦讨论新编历史剧的得失。持论稳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剧目改编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4年 第6期 147-148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受文化部艺术局委托,于1994年6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戏曲传统剧目改编研讨会。北京、上海、河南、山东、江西、河北、福建、辽宁、浙江、江苏、四川、山西等十二个省市的五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文化部副部长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昌调腔两版《闹九江》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 第4期 58-62页
作者:石莹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100025 
新昌调腔又名“掉腔”“高调”,属戏曲声腔系统中的高腔系。《闹九江》为新昌调腔的传统剧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2016年,新昌调腔剧团对该剧进行复排,在保留其剧种音乐特色前提下对剧情结构重新进行调整,对其唱腔音乐、器乐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功在千秋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22年 第12期 54-57页
作者:倪茂才吉林省戏曲剧院 
值此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演职员工,祝福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越办越好,为振兴京剧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创辉煌!得益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京剧传承与保护工程”挖掘抢救整理传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第五届豫剧艺术节看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23年 第6期 59-63页
作者:张盼盼漯河市豫剧艺术中心 
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均衡发展的“三并举”原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剧目生产坚持的一贯方针。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豫剧艺术节,共有25台作品参演,其中现代戏11部、传统戏7部、新编历史剧7部,真正体现了“三并举”的原则。尤其是传统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编、复排黄梅戏传统剧目观赏随记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23年 第2期 30-34页
作者:王秋贵不详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措施,2019年改编复排传统剧目,不同于建国初期的“戏改”。【建国初戏改】改人改戏改制改人:一是改变地位——旧社会的“戏花子”,成为新社会的主人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