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和声"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欣德米特晚期调性功能理论探微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 178-192页
作者:霍凡超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西安710061 
欣德米特在其晚期著作中提出“调性功能理论”,并赋予音序I中每个音级以独立的功能涵义,进而使十二个半音各自拥有独特的十二种功能。调性功能理论突破了传统和声理论中自然音体系与半音体系的界限,并将和弦与和弦连接放置在调性功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展开性变奏”看欧洲传统和声的去功能化
收藏 引用
《宿州学院学报》2023年 第8期38卷 56-60页
作者:何亚男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展开性变奏”是由勋伯格提出的关于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音高组织手法。为了剖析“展开性变奏”这种不同于传统以功能和声为主的新的音高组织手法,在和声学视域下,通过对“展开性变奏”的理论阐释、勃拉姆斯以及勋伯格个别作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和声中的三度中音关系及其和弦连接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2年 第12期 64-65页
作者:戴伟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 
本文以传统的大小调和声体系中三度中音关系和声进行为研究分析主体,探究三度中音关系和声进行在传统大小调式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音乐创作中横向的三度中音关系和弦连接、和声功能、和声色彩等结构形态与其运用的实践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和声远未“到顶”——兼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技法的主要特点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年 第1期 10-15页
作者:华萃康 
一、回顾和声技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传统”与“近现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形成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填补脱节应从总结“探索阶段”著名作曲家的和声技法入手。 二、分析被认为是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和声写作中跳进手法的分析与运用——以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第十六章习题五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6年 第12期 179-180页
作者:苏骏文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跳进是四部和声写作中的重要手法之一,它使得旋律不再作单一级进的平稳进行,而使旋律变得更加的活跃。本文以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第十六章习题五为例,对跳进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以期在日后的传统和声写作实践中具有更为清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和声学中常见错误的成因及其规避之法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07年 第5期21卷 49-51页
作者:魏扬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传统和声教学中,对和声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掌握解决和声错误的方法是教学重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的学习、教学和创作实践,着重探讨传统和声教学中常见错误的成因及其规避之法,以期能够教好这一教学重点,使学生在面对和声编配时有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传统”迈向“近现代”的重要一步——色彩性和声技法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年 第4期 22-31页
作者:华萃康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突破传统和声的束缚,广泛而自由地使用了十二平均律范围内的各种常用三度叠置和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技法已日趋完善,以后又经过各国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远比传统功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和声的另类演绎——菲利普·格拉斯《小提琴协奏曲》的和声特色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07年 第5期 83-83页
作者:朴英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为例,对菲利普·格拉斯从传统和声的角度出发,在终止式的处理与和弦连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旨在说明传统和声在简约作品中的作用与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兴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 第3期 52-62页
作者:秦西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析福雷艺术歌曲《佳歌集》的和声进行特征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14年 第12期 47-53页
作者:刘洋陕西师范大学 
《佳歌集》属于福雷创作中期(1879-1906年)的作品。此时福雷的创作已经远远不像早期那样有些稚嫩,而是在创作手法上更加新颖大胆,尤其是作品的钢琴伴奏部分,无论从织体的设计与写法上还是和声语言上,都在原来传统创作的基础上加入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