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手艺"
3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滩头年画百年繁华依然味浓
收藏 引用
《炎黄地理》2022年 第5期 42-48页
作者:聂世忠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滩头木版年画为手工木板套色水印年画,与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其审美价值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祥瑞文化与礼仪说教、民俗信仰,非遗滩头年画的保护启动政府+高校+企业、年画传承人+创作人+市场人两类三方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龙腾盛世皆华章——紫砂壶“双龙戏珠”的人文风格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19年 第5期52卷 49-49,53页
作者:许敏芳宜兴214221 
紫砂壶起源于宋代,兴于明清,繁荣于当代,经历过沧桑风雨的紫砂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深受大众的喜爱,它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独特魅力更是备受人们的认可,而紫砂艺术的创造力也在历代从业者的不断努力下,呈现出勃勃生机。2006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青春与匠心交会——身边的青年手造人
收藏 引用
《走向世界》2022年 第35期 40-45页
作者:郭晓娟 郭蓓蓓 戴章超 王春峰不详 
传统手造一直是山东深厚文化底蕴里汩汩流淌的一股涓流。在当下这样一个万物融合的时代,众多青年手造人的加入,赋予了传统手艺更多的活力与创新,使得它们以崭新的面貌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有趣的“潮玩”。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手造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团,更适合中国人的“手办”
收藏 引用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适读)》2024年 第6期 42-43页
一个小小的面团,好像谁来搓圆揉扁都行,但想让它成为足以进入博物馆的艺术品,又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作为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手艺,这个面团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精致与奇妙。2023年,现代制造业早已可以塑造出各式惟妙惟肖的雕塑形象,这个小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皮雕的花式传承
收藏 引用
《今日重庆》2023年 第11期 68-72页
作者:高维微 李野(图)今日重庆 
一条竹林掩映的小径,在沙坪坝凤天大道一个住宅区里穿过。小径的尽头,是一个种满花草的小院,雷镭夫妇的皮具工作室就在这里。和车水马龙的凤天大道相比,小院显得格外安静。满屋林林总总的手工材料,以及偶尔轻轻敲打皮料的闷响,显示这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化白瓷:跨时空的对话
收藏 引用
《中华遗产》2020年 第7期 120-137页
作者:李晓欣 不详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制瓷,不只是一门传统手艺。在英国伦敦,一场名为“德化白瓷:对话进行时”的展览,在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与公众见面。本文由策展人——该馆亚洲部研究员李晓欣撰写,通过传统器物与现代艺术的同台竞技,诠释了福建德化白瓷在欧洲卓越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潮勃发——大国崛起的时代剪影
收藏 引用
《今日中国》2023年 第5期72卷 14-15页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科技进步的助力,国潮已经由国货新升级、新消费品牌崛起,进入中国智造引领文化、科技蓬勃发展的阶段。国潮,是国风潮、国货潮,也是国力之潮、国运之潮。动画短片《中国奇谭》凭借其独具特色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山仰止,巾帼风范——紫砂雕塑《蒋蓉像》创作漫谈
收藏 引用
《天工》2019年 第12期 70-71页
作者:王潇笠中国民主同盟会 中国陶瓷协会 江苏省陶瓷协会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 
宜兴紫砂壶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史,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坚守初心、不断创造,延续着紫砂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亦经历着这门手艺起伏颠荡的岁月变迁。与大多数传统手艺的从业人员相似,紫砂艺人也分布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中,虽然留名史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书画修复概述——以清刘墉书法四屏条为例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3期 76-85页
作者:舒光强 李鸣中国艺术研究院 烟台大学 
古书画的修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历史的发展和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修复流程。文中以刘墉书法四屏条为例,对修复前的拍照存档、文字记录、修复材料的准备到背纸和命纸的揭裱、画芯的补缀、残缺处的全色接笔等工序进行了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与影子共成长
收藏 引用
《瞭望》2021年 第47期 34-35页
作者:常清潭 康晋晖 韦梦想《瞭望》新闻周刊 
泰山皮影演出时,表演者四肢五官加头脑一个都不闲着,一个人干着十个人的活,要想练好这“十不闲”的功夫,差不多需要20年时间“如果是一个从几百年前活到了现在的人,你可能会忍不住想问他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皮影不就是这样的艺术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