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诗学"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场上之曲的传统诗学观——浅析吴梅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三个特征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4年 第3期 82-89页
作者:陈杰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吴梅侧重传统曲律研究,戏曲史著述只有《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ABC》两部,其中《中国戏曲概论》是他唯一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史较为全面系统的著述。吴梅的戏曲史研究前后持续约30年之久,他对中国戏曲的体认并没有局限在文学一隅,尽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诗学视域下中国新锐电影导演作品的诗意修辞探析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9年 第9期 148-151页
作者:潘汝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本文参照传统诗学中抒情诗的三个基本特征——形式美感的呈现、优美情感的抒发、超越现实的审美意趣的营造,从视听节奏的构成手段、在静默中抒写诗意的方略、超越现实之上的诗境意趣的呈现方式这三个层面,探究继第六代之后崛起的中国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派诗人对传统诗学的重释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2003年 第4期 112-127页
作者:张洁宇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现代派诗人群中曾出现过一股“晚唐诗热”,主要代表人物是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他们提倡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风,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在探讨有关诗歌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五代词对传统诗学的容受与反馈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2期15卷 107-112,136页
作者:许伯卿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词诞生于传统诗学已基本成熟并具有广泛影响的隋唐之际。敦煌词作为词体创作早期成果的遗存,是词体的原型,在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两大方面,都与传统诗歌差别不大。另有70余首唐五代词作,还直接反映出作者或时人的词体观和词学观。但无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诗学的自适精神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 第4期 32-40页
作者: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清人叶燮云:“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原诗·外篇》)刘熙载亦云:“诗以悦人为心与以夸人为心,品格何在?”(《艺概·诗概》)中国诗学极看重诗中所表现之一份真性情、真面目,极看重“移其所以为人者发见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分唐宋”与新诗的“知性革命”——传统诗学脉理中的梁宗岱、袁可嘉新诗理论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13年 第4期 89-97页
作者:赵黎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传统诗学脉理中,宋诗理论和三四十年代的知性诗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前者强调的对世界万象的纳入与后者"最大量的经验活动"摄入等观念,前者强调的"讬物连类"与后者将"概念化成影像"等观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虚为实:象外之象与味外之味——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研究(下)
收藏 引用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 第2期15卷 31-37页
作者:张杰武汉大学中文系 
在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看来,由于主体因素的必然介入,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作品艺术形象.其实是对作者以文本形式表现的作品艺术形象的假定性存在的一种必然超出,此即所谓得象外之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体验到的作品审美意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诗学的解构与颠覆——对温庭筠词的一种描述
收藏 引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3期19卷 97-101页
作者:成松柳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湖南长沙410077 
学界对温庭筠词的评价,无论是说它浓艳香软,缺乏深情,还是说它深美闳约,都是从传统诗学的意义上来评价的。在晚唐社会结构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温庭筠的词创作解构了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它解构了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闻一多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24卷 45-48页
作者:姚国斌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求真"与"求美"是闻一多古典诗学批评的两个重要尺度,"求真"是继承了中国传统诗学的要素,而"求美"则是吸收了西方唯美主义的因子。闻一多从中国诗歌产生的源头论证了"诗缘情"一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语言与传统诗学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2000年 第2期 36-38页
作者:张小元四川大学哲学艺术学院 
汉语是以意联语、以神统形。这在传统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正如《毛诗序》言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