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伦理秩序"
3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秩序分类学说的社会转型期伦理秩序重构
收藏 引用
《商业时代》2008年 第33期 110-110,95页
作者:鲁英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良好的伦理秩序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哈耶克的两种秩序理论出发,通过对伦理失序原因的分析,指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秩序应该是两种秩序,即"自发"与"设计"秩序的融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发生路径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2008年 第6期 44-46页
作者:王珏江苏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自发生成论"和"理性创设论"是传统道德哲学关于社会伦理秩序生成的两种理论模式。"自发生成论"认为,伦理道德不是纯粹人类理性设计的产物,而是人类行为实践的自然结果;"理性创设论"认为,伦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伦理秩序的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3期6卷 325-328页
作者:朱海林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昆明650224 
伦理秩序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道德规范到道德整合的复杂机制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规范作为伦理秩序的设计图式,是伦理秩序形成的起始环节;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分别是伦理秩序的组织细胞和伦理秩序图式的运演展开;道德调整作为社会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女性形象塑造看万比洛夫戏剧的伦理秩序建构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1年 第26期 34-36页
作者:姜雯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1 
万比洛夫的道德心理剧中并不存在承载主流价值观的正面中心人物,其多中心主义、巧合性的情节和肖似性的结局将思考与判断的权利交还观众。剧本世界中塑造有多重道德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随着戏剧情境的变化发展而在行动素六格中移动,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学习评价的伦理失范与秩序重建
收藏 引用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 第3期51卷 117-122页
作者:王晨 车丽娜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济南250014 
学习评价具有伦理性。学习评价的伦理本质体现为评价制度设计的公共性、评价权利配置的平等性和评价利益分配的共享性。但在学习评价中,因主体的价值选择冲突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主要包括:甄别衍生功能僭越育人本体功能、统一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伦理优先的儒家社会秩序设计——从孟子的“窃负而逃”之假说谈起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12卷 107-111页
作者:戴庆康东南大学法律系江苏南京210096 
本文从分析孟子的“窃负而逃”的主张入手 ,阐述了儒家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和家庭人伦秩序之上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设计 ,指出儒家对这一秩序的维护是 ,对每一个具体的道德主体赋予判断“真礼”与“非礼之礼”、“真义”与“非义之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胡炳榴的双向思考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1997年 第6期 26-,23页
作者:张卫 
胡炳榴的双向思考张卫看过《安居》,我们不由地要问:是阿喜婆的儿子不孝顺母亲吗?非也。我们在影片中看到这位儿子在百忙之中惦念着他的妈妈,给妈妈找小时工,帮妈妈装修窗户护栏,时常在最紧张的时刻给妈妈打电话,不忘妈妈的生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地坑窑院营造及聚落还原其设计价值观
收藏 引用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年 第8期28卷 110-115页
作者:邹杰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山西太原030008 
以生土建筑地坑窑院为研究个案,通过营造之缘、序、工的分析,探求其营造活动及聚落现象背后的设计价值观与伦理秩序。深入现存地坑窑院村落进行实地考察,从建筑的居住及其衍生功能出发,切入自然地貌、社会发展、历史人文等多个视角,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礼”的伦理特质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2018年 第5期 17-21页
作者:王苏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曲阜27316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礼"最基本的伦理特质就是对伦理实体的设计和规定。表现在客观方面就是"礼"对伦理秩序伦理结构的设计和规定,即"礼"设计、规定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德教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当代意义
收藏 引用
《学习与实践》2019年 第9期 128-133页
作者:郭春晓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以儒家道德理念为核心,从设计传播到教育实施再到传承发展,历经了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教文化。探究中国传统德教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时代意义,对于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