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低载强化"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低载强化特性在汽车结构件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06年 第12期23卷 38-40页
作者:栾世杰 郑松林 王光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上海200093 
提出了一种汽车结构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材料和结构件的低载强化特性为依据,以经应力强化后的材料或结构件的疲劳极限提高的最大临界荷为目标,以提高可承受的使用应力为核心,在保证汽车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结构的强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低载强化特性的疲劳寿命估计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 第8期49卷 115-122页
作者:赵礼辉 郑松林 冯金芝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机械工业汽车底盘机械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 
准确地估计疲劳寿命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有疲劳寿命估计方法认为荷仅对零件造成损伤,导致工作荷下基于传统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得到的疲劳寿命较为保守。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极限以下荷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低载强化的轮边减速系统耐久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 第1期38卷 31-37页
作者:刘新田 郑松林 陈铁 冯金芝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机械工业汽车机械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 
基于上海市标准道路循环工况,外推轮边减速系统关键部件荷谱.根据材料低载强化特性确定减速系统磨合试验规范.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制定了电驱动系统耐久性试验规范,预估了减速系统耐久性里程.实施了耐久性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结构件低载强化特性确定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06年 第11期28卷 993-996页
作者:卢曦 郑松林 褚超美 寇宏滨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汽车结构件低载强化特性确定方法。通过足够样本的训练,构造出一个有效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给定的强化荷和强化次数,应用构造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确定相应的低载强化效果。经过对某汽车前梁和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气悬架结构件低载强化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信息科技》2019年 第22期3卷 159-160,163页
作者:项菲菲江西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荷存在强化和损伤两重性,空气悬架结构件的工作环境大多数情况是荷的交变作用。研究空气悬架结构件相同材料的试样的低载强化规律对改善结构件的设计、指导结构件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指定的较高的强化次数下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动车轮边减速器轴系荷谱设计原理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18年 第1期40卷 98-106页
作者:于维一 郑松林 冯金芝 王哲 郭正翔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业汽车底盘机械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 
本文中根据电动汽车轮边驱动减速器轴系零件的材料特性,进行了轴系零件的疲劳特性和低载强化特性的研究。首先建立了零件的应力-寿命曲线和低载强化三维曲面,为轴系零件的寿命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接着提出了变尺寸零件的工作应力快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向驱动桥变径全空心半轴的设计及力学特性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 第2期43卷 40-44页
作者:汪朝晖 朱发渊 吕密 王法平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81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0054 
基于材料低载强化特性,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转向驱动桥变径全空心半轴结构,建立了包含英制渐开线花键齿和合理的圆角过渡等精细特征的新型半轴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新型半轴的模态振型、等效应力及疲劳寿命等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幅锻炼荷的累积强化效果模型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 第16期47卷 30-34页
作者:储军 郑松林 冯金芝 刘新田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温州325035 
根据汽车结构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受特点,以汽车传动轴为对象,研究其在幅锻炼荷作用下的强度演变规律。通过对汽车传动轴光滑试样的低载强化效果试验,确定传动轴材料40Cr的低载强化应力区间,重点分析锻炼荷幅值和加次数对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耦合损伤的燃气轮机叶片材料高周复合疲劳寿命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2年 第2期43卷 1-7页
作者:李洪松 刘永葆 贺星 殷望添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33 
燃气轮机叶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高荷共同作用而易发生疲劳失效。针对高周复合疲劳损伤演化和寿命预测比较复杂这一问题,考虑高荷叠加形成的耦合损伤,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荷对汽车前轴疲劳寿命影响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2002年 第4期24卷 547-549,570页
作者:郑松林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车辆强度研究室上海200093 
为了探讨基于荷特性的汽车结构件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采用汽车前轴实物物理试验的方法 ,比较系统地研究某汽车前轴在幅交变荷作用下结构疲劳寿命的变化趋势 ,发现在于疲劳极限的幅应力区内存在一个强化荷区。用强化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