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余情"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武兼备 舒卷余情——记沈阳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宏伟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9年 第2期20卷 79-82页
作者:李锋 
新年伊始,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沈阳京剧院参演新编大型轻喜剧《乌纱记》中,张宏伟饰演新科状元、三省巡按崔云龙,他那英俊的扮相,潇洒的气质,漂亮的身段动作,不温不火,疾徐有致,恰到好处。他那优雅端庄、遒劲脱俗的表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人捧戏”的艺术坦途——为扭转当前戏曲舞台之困境一说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0年 第2期 14-15页
作者:周仁杰 
我国有句古诗:“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这里的“人”字,倘屈指来数诸多的表演艺术家,亦叫人“余情”深重。京剧界鼎鼎大名的各个行档的艺术大师,一旦“情”涉其人,爱好者们无不为之津津乐道,她(他)在舞台上立起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日本人的美意识
收藏 引用
《作家》2009年 第10期 148-149页
作者:闫朝华宝鸡文理学院 
本文从日本的古典文学、建筑艺术、传统演剧、绘画、茶道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实际的例子进行考察与研究,进而总结出日本人固有的美意识中所具有的"暗示、余情","不规则性、缺憾美","简洁","易逝性&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友禅染:画在和服上的风雅
收藏 引用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6年 第8期 55-59,54页
作者:戴莹 
五彩斑斓,渲染如画,触之细腻舒滑,就在起源于350多年前的京都友禅染。典雅秀丽的华服,以近似艺术的方式呈现,却出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匠人。化平凡为神奇的奥秘何在?让我们走近京都友禅染,一探究竟。扇绘师与江户风尚江户时代中期,宫崎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依于本源而居——蒋金明书法随想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6年 第5期 10-19页
作者:刘墨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 
“传统的维度”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2015年底推出的重要馆藏陈列展,展览分为“走出去”“收进来”两大板块,展出部分20世纪50、6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对民族传统绘画的重要临摹与购藏。“走出去”即1955年之后,美院师生走出校园到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功的探索——从《伊豆舞女》看川端康成美学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 第1期 84-85页
作者:邵艳平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学院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发表至今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登上文坛的川端,通过这篇小说在创作实践上成功地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内在协调,开辟了一条独具魅力的艺术创作之路。仔细品味《伊豆舞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话书法——关于书法属性的一点认识
收藏 引用
《黄河》2015年 第4期 109-111页
作者:王亚 
我已好久不参与学界或书界关于书法问题的讨论了,因为笔墨官司终难以有明确的结论。然而,近日围绕书法究竟是不是艺术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辩论,怒发冲冠者有之,讥嘲热讽者有之,上纲上线者亦有之。思考再三,余情不得已,拾笔而言。书法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求生存李国祥:不做歌星一样OK
收藏 引用
《音乐世界》1999年 第9期 38-39页
李国祥在1989年新秀歌唱大赛上获得“歌星特选奖”后进军乐坛,1991年嘉音唱片公司为他推出首张专辑,第二年便凭《余情未了》、《摘星的晚上》等流行金曲勇夺“叱咤生力军金奖”,成为极受瞩目的新人。1995年,他因批评陈慧琳唱功不好而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幽玄”范畴的审美阐释
收藏 引用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4期31卷 52-54,96页
作者:周建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幽玄”作为日本审美意识中的核心范畴,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它在被引入艺术领域时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但“情韵隽永”的“余情”之美和空寂恬淡的审美风格被称为最高品位的、最风雅的美的理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中世和歌美的最高境界——幽玄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 第2期 185-187页
作者:韩维柱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幽玄作为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之一,在日本文化发展中有着久远的历史,渗透在日本文学、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如果说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那么幽玄则是探索日本文学、艺术深奥情趣的关键。文中着重论述了幽玄与中国老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