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余玉琴"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关于“跷功”及其艺术功能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4年 第4期15卷 44-45页
作者:李晓 
在中国戏曲旦角表演中,旧有一种高难度的绝活,这就是“跷功”,也叫“踩跷”,演员要踩着跷,做出种种有难度的动作.“跷”又叫“跷板”,分“硬跷”和“软跷”两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升平署藏《能仁寺》题纲本来历考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5年 第2期 64-67页
作者:刘尧晔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清代作为第二个实现了"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和元代一样,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显著地表现为戏曲曲艺等俗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戏曲,在清中后期的北京这一特殊环境里集众家之大成创造出了京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得到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大名旦的产生及其它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1992年 第2期 36-37页
作者:苏移 
京剧形成之初,在舞台上以老生为中心的形势下,旦角表演艺术的发展是较为迟缓的。光绪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如梅巧玲、余紫云、时小福、陈德霖、侯俊山、田际云、余玉琴、田桂凤、王瑶卿诸名家。进入二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反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凌霄汉阁论剧
收藏 引用
《中华戏曲》2014年 第1期 16-38页
作者:沈达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 
1999年,我在《中华戏曲》第22辑发表过一篇题为《徐凌霄生平述略》的文章。文章的第二部分"观剧与评剧"曾对刊载于《剧学月刊》、《大公报》、《古今半月刊》的徐凌霄的戏曲文章,以及《皮黄文学研究》、《京剧词典释例》等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洋洋大观的《京剧史照》——金声玉振的《京剧有声大考》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1年 第3期 53-53页
作者:何尔 
纵观京剧二百年历史,剧目浩繁,人才倍出,流派纷呈。然而岁月流失,沧桑几度,再加上人为的破坏,不要说一般的京剧爱好者难以看到或听到京剧历史上各行当、各流派在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的音响和图像,就是众多的专业团体,也常常为音像资料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