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佤族"
8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啊塞信-浅谈佤族祝酒辞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第2期9卷 46-48页
作者:施勇临沧教育学院中文系,云南临沧677000 
酹酒诵辞仪式普遍存在于佤族聚众喝酒的场合,是佤族的主要习俗之一,佤族祝酒辞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是佤族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其具有的艺术特色谈谈四点看法:一、独具个性的形式美。二、善于捕捉形象,创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服饰考略
收藏 引用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1年 第2期 38-41页
作者:杨兆麟云南民族博物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木鼓文化浅论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 第A1期16卷 93-94页
作者:李柏松临沧地区歌舞团 
木鼓是佤族的古老乐器之一 ,也是佤族崇拜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的从容与悠扬——介绍独具特色的佤族音乐看广播音乐节目制作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10年 第2期 56-57页
作者:许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萧伯纳说过“人们通过镜子看自己的脸,通过艺术作品来看自己的灵魂”,如果把音乐赏析节目当作一种艺术作品来看的话,正和多数对受众收听行为心理的分析一样,都不乏对传播者提供参考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传播者来说,如何从受众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南佤族“牛”符号意义及文化探究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21年 第22期 153-154页
作者:董李欣 张建国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50031 
佤族"牛"文化在佤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与生活意义,是佤族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象征,长期指导佤族社会日常生活与艺术世界。如果佤族社会中没有牛的存在,佤族的生产生活都难以正常进行,稳定的群落生活也无法形成。佤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祭坛走向乐坛——小议佤族木鼓乐舞艺术的嬗变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09年 第3期 47-48页
作者:赵培波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毛主席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笑。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哎),江三木罗。”熟悉的旋律在响起,是的,这正是那首由杨正仁先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木鼓由圣而俗的背景解读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12年 第2期 34-36页
作者:廖莎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木鼓是佤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标识符号,它作为佤族先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在这种适应中的对象化创造,木鼓承载着佤族的古风遗俗,伴随着佤族从远古一路走来,是佤族民众神圣的图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木鼓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1992年 第4期 153-156页
作者:黄民初 
居住在云南边疆的佤族同胞,素以勤劳刚毅和性格豪爽著称。他们长期与大山和森林为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在进行物质创造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佤族木鼓是佤族人民发明的原始木质打击乐器,具有森林的个性,大山的风格,是佤族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原生态音乐文化解析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12年 第2期 72-73页
作者:谭春 师向宁昆明学院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佤族还处于农村公社的衰落阶段,精神文化是以原始宗教的神灵信仰为主,生活中充满大量的祭神祭鬼的祭祀活动,以口传形式传播和延续着本民族的神话、史诗、歌谣等。一个边远的佤山,一个古老的民族,一种坚强的性格,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的巫舞
收藏 引用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15卷 39-42页
作者:李梅 罗春梅临沧教育学院艺术与体育系云南临沧677000 
佤族巫舞宛如一块"活化石",再现了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同时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和审美意识等。深入研究佤族的巫舞,对研究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