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例文"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例文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策略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 第12期 68-70页
作者:王建峰福建仙游县园庄中心小学仙游351255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读写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读写结合方法是以阅读教学为载体,通过对例文的阅读教学,学习例文的表达艺术,习得习作方法和策略,以丰富习作素材、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习作教学中的例文,这样设计与使用更有效
收藏 引用
《江西教育》2022年 第30期 9-10页
作者:何捷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习作教学中,教师常使用例文示范。例文提供的是模板,让学生看到结果,增强写作信心。在习作教学中,例文的使用频率很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出示例文后,基本实施以下三个教学步骤:看一看,观察别人是怎样写的;学一学,学习文中使用的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拓宽“例文”教学价值的有益尝试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 第8期 58-59页
作者:魏新磊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200050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本设计认为《山水画的意境》的教学价值之一是:“文本体式的’例文'阅读价值,即学习用合适的方法阅读文艺性评论,进而把握其体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文引路 学写作文——“××的自述”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8年 第7期 46-47页
作者:邓秀娣福建三明市三元区实验小学 36500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加索与考古学家——新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高中版)》2014年 第7期 72-74页
作者:姜有荣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次.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参观一个儿童画展后深有感慨地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就能够画得和文艺复兴时的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这样画.却花去了我一生的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文搭支架,把事物介绍清楚——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新教师》2020年 第10期 76-77页
作者:季科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1.通过读懂例文,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知晓可以分几部分把事物介绍清楚,体会说明的准确性。2.通过学习例文,借助习作提纲,搭建习作支架。通过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楚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主要特点,分几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材料作文“走进古典文学”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
收藏 引用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21年 第3期 49-52页
作者:董新明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原创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捍卫国家主权;触龙说赵太后,有胆有识,令人钦佩,孟子的"民本"思想、荀子的唯物主义……这些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你接触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习得例文方法 写好人物特点——五下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及评析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 第18期 46-49页
作者:何先成 刘东平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教学目标】1.能结合习作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感知写人的基本方法。2.选择一个人,选用典型事例,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3.能与同学交流习作,并根据建议进行修改。【教学重点、难点】选用典型事例,运用学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文 习方法——“介绍一种事物”习作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 第32期 23-24页
作者:吴娜玲 叶大仁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搜集、筛选相关资料。2.通过类比习作例文单元,能抓住事物特点,介绍某一种事物。3.在"说明性群文"范例的整合中,恰当运用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例谈习作例文的使用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16年 第12期 58-59页
作者:张业成 林莉安徽滁州市琅琊区教体局 安徽滁州市南谯区湖心路小学 
在对教材习作板块教学进行研修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在习作指导环节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即普遍重视对例文写法的解构,忽视了帮助学生对自己习作取材(写什么)、立意(为什么写)、构思(怎样写)的建构。如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写动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