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侗歌艺术"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化生存的淡化与族歌师的精神皈依——侗歌艺术传承研究系列(七)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 第1期 134-140页
作者:张泽忠 韦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宁530006 广西钦州学院讲师钦州535000 
在社会转型期,族社会以歌唱为重要乐生手段的艺术化生存方式发生了日趋淡化的变化,因而,侗歌艺术传承场域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型,有歌"活态"仓库之称的歌师为此担当着重任。然而,当下传统型歌师、民间新型歌师、学者型歌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侗歌艺术历史分期“背离”模式说
收藏 引用
《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 第1期24卷 22-29页
作者:张泽忠 韦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广西民族大学 钦州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族歌谣艺术源远流长。在分期断代问题上,《族文学史》的划分方法顾及了文明进程的时间性则疏离或简略了空间性,即仅倚重历时性(时间性)意义上的"蒙昧→文明"认识套路与思维定势,在编写体例、书写模式、价值理性的把握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4期30卷 31-34页
作者:张泽忠 米舜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怀化418008 
田野个案表明,作为口头表演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中表演者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值得探讨。分析认为,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自有其特殊性本质。然而固有的经验认为,作为传统携带的表演者,其"标定性表演"仅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型期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 第3期 146-153页
作者:张泽忠 韦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钦州学院 
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聚合要素的规整性特征,一是离不开"民间性",二是彰显"神圣性";而转型期由于传承渠道的多样性,传承活动中的聚合要素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一是对传统意义上所持守的"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表演场域的情境性行为与结构性法则
收藏 引用
《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 第4期30卷 1-4页
作者:张泽忠 韦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系广西南宁530006 钦州学院音乐系广西钦州535000 
作为口耳相传的侗歌艺术,其表演、展演的既定性框架与情境性行为等口头程式的生成、形成,与族群社区的文化表演结构法则有着模式性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在程式片语、施事话语、元交流维度上产生意义。一者封装着那些"无法用主流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