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以侗绣桃冕太阳纹为研究对象,采用拍摄手段深入侗族居住地进行调研并收集其影像资料,文章从设计学角度对其从纹样应用、设计因子和美学特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将纹样进行衍生设计,并探寻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途径。研究表明:传统侗绣桃冕太阳纹构图平衡,形态多样,填充纹样的题材丰富,色彩主要采用对比或调和的配色方案,是物理形式反映精神内涵的载体。传统型、拓展型和创新型的桃冕太阳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服装的特色和美感,也为传统侗绣纹样向产品经济转型提出了可行的思路。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数字手段不断介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中,数字技术为艺术赋能,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侗绣是一种极具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在大众面前展现出新形态,体现出广泛、持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才能拥有持久生命力,实现侗绣世世代代的传承。基于此,从文化认知视角出发,分析侗绣传播困境和关系模型,探讨侗绣数字化实践逻辑与传播路径,旨在拓宽侗绣传播渠道,提高侗绣的社会知名度和大众认同感,为传统侗绣的传播与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摘要: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侗族线上绣娘的调查研究,一方面采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了解刺绣技艺传承历时性的变迁,另一方面将线上网络空间研究及线下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出刺绣文化共时性的发展全貌。重点考察掌握非遗刺绣传统文化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非遗传承人,如何通过微信、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初步实现了侗绣的活态传承、组织与生产、线上教育及创新发展。提出线上绣娘群体需要打破信息茧房,拓展弱联系,提升创新力与文化竞争力。认为三江侗族线上绣娘对于乡村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具有借助网络场景的活态传承、借助年轻人的代际传承、借助市场经济的创新传承等三点启示。
摘要:侗锦与侗绣是我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代表,更是侗族传统文化物化载体。通过对广西三江县传统侗寨中的侗锦、侗绣这一类织、绣物中包含的经典纹样及色彩进行提取,对其中包含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进行挖掘,运用打破、重组、缩放、旋转等方法对侗族传统纹样造型演变,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对其原有色彩进行调节最后综合运用于现代室内设计当中。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丰富侗族传统纹样及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呈现形式,探索侗族传统非物质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
摘要:锦屏侗绣"染"浓年味羊年临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盘轴滚边绣"绣品"染"浓了年味。享有"盘轴滚边绣"之美名的发源地是"百里侗乡"——九寨侗族社区,该绣种仅在锦屏县平秋镇和彦洞乡侗族群体中世代相传。北侗"盘轴滚边绣"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观赏与实用并重,古朴厚重,精美大气,其图案造型形象逼真,绣品图案精美,色彩庄重和谐,整体浮雕感呼之欲出,图案艺术彰显当地侗族的厚重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艺术珍藏和高端的装饰价值,堪称锦屏侗族的瑰宝。
摘要:在"2015‘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评比中,我院艺术设计系教师参评的作品获得2个铜奖和2个优秀奖。其中,陆进、佘莉设计制作的《工艺包-印象·侗绣——系列作品1》获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陆进、黎红燕设计制作的《时装-
摘要:本期"文化旅游"专栏的一个共同主题词就是"文化创意"。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上世纪90年代出现在英国的概念很快风靡全球。文化创意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的核心是"创意";二是文化创意产品具有某种知识产权。
摘要:侗族刺绣历经千年的历史,在明清时代逐渐声名鹊起,而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焕发出崭新的发展势头。正宗的侗绣,纹样蕴含着侗族少数民居民对本土风俗风物、文化图腾的理解与向往,蕴含着强大的文化内涵,正因于此,侗绣不仅广泛运用到现代居民的家居软装与服饰设计中,更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审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得到欧洲各国人们的追捧和喜爱。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国外,侗绣工艺与审美已经渗透到现代装饰领域的各个角落,日常穿衣服饰,家居用品,工艺饰品等,无一不投映出侗绣的影子……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