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侨民"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博物馆、侨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
收藏 引用
《艺术博物馆》2021年 第6期 46-59页
作者:萨菲纳兹-阿玛尔·纳吉布 高振华(译)奥斯陆大学文化学与东方语言系 《艺术博物馆》杂志 
本文涉及博物馆建构有关迁徙和侨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笔者探讨可持续性的文化维度,审视迁徙语境且尤其在国际迁徙语境下活传统的动态,并思考博物馆所用的各种参与思路。我认为,依托于生态博物馆学原则的协作计划以及我所描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菲华文艺闻见录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1994年 第3期 31-35页
作者:陈雷 
早就听说,在亚洲的东南方、地球赤道的北侧,有个千岛之国——菲律宾,由于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绮丽、特产极其丰富,因而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不口雅号:“东方明珠”、“东方海洋中的成群宝石”、“太平洋中的宝藏岛”、“火山之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话剧的肇始之我见——“国剧运动”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收藏 引用
《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8卷 83-84页
作者:谭为宜河池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中国话剧的肇始似有个较复杂和稍漫长的过程,文学史和艺术史都在关注最早的演出活动,以此来表述话剧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开始,这对于戏剧研究是有史鉴价值的。当前对中国话剧的肇始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侨民传入说"、"春柳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法华院在唐代中韩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 第1期 90-98页
作者:王春辉 张凡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威海地区如今是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它在唐代的中韩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处于今威海地区的法华院是中韩文化交流的聚居地,在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法华院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新罗侨民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尔滨近代居住建筑研究
收藏 引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 第5期 70-71页
作者:牟双义 臧勇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现代水平较高、洋风十分浓厚的建筑。哈尔滨近代居住建筑的建设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发展起来的,哈尔滨近代居住建筑大体形成独户型高级住宅,独户、联户型普通住宅和多户型公寓住宅三大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栖“大拿”跑外贸
收藏 引用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9年 第2期 2-3页
近年来,一款来自中国的两栖攻击舰在世界各大防务展上亮相,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它有宽敞的直通甲板和机库,是理想的直升机、两栖车辆、气垫登陆艇投送平台,可执行两栖登陆、海陆支援、两栖特种作战、海陆运输、灾害救援、撤离侨民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偷袭珍珠港之前的神秘广告
收藏 引用
《大地纵横》2005年 第10期 30-页
作者:晓鹏 岳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变得对纳粹和日本间谍异常敏感.许多人认为,间谍和破坏分子就藏在自己周围,而且,这些人就像苹果里的虫子一样已经钻到了国家的核心.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中,许多地方长官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