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保持系"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粱胞质雄性不育及保持系的RAPD技术优化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 第3期32卷 298-302页
作者:范昌发 孙春昀 孙毅 王景雪 贾敬芬 何军贤 郭骁才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四川大学生命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以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 A1Tx6 2 3 A/B,A2 V4 A/B为材料 ,考察了 Mg2 + ,Taq酶 ,d NTP,引物 ,模板等的用量、循环参数及不同的 PCR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 2 5 μL体中 ,Mg Cl2 2 .0 mmol/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恢复保持系RAPD分子标记与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关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6期31卷 66-70页
作者:胡胜武 于澄宇 赵惠贤 张春宏 路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以6个甘蓝型油菜不育及其同型保持系、5个恢复及不育同恢复按NC (6×5)设计配成的3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杂种产量优势、特殊配合力的关。结果表明:23个RAPD引物在6个保持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粒体ISSR与SCAR标记鉴定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
收藏 引用
《大豆科学》2013年 第1期32卷 19-22,27页
作者:张春宝 李玉秋 彭宝 王鹏年 董英山 赵丽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通过提取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同型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DNA,用10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引物ISSR829的扩增片段在不育保持系间存在差异。对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发现,该序列仅存在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中,且位于基因Atp6上游2 000 bp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西保持系不同品种穗部性状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 第12期29卷 35-38页
作者:边建民 贺浩华 石桓 朱昌兰 彭小松 傅军如 贺小鹏 陈小荣 胡丽芳 欧阳林娟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南昌330045 
穗部性状是水稻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有关水稻穗部性状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深入了解水稻穗部性状,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以‘珍汕97B’为对照,对江西省不同时期选育的3个保持系进行了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数测定。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和稻白叶枯病基因聚合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 第1期8卷 11-19页
作者:阳海宁 韦绍丽 李孝琼 张月雄 刘驰 陈乔 岑贞陆 韦素美 杨朗 黄凤宽 何文强 刘开雨 黄大辉 马增凤 黄悦悦 宋建东 李容柏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南宁530005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 
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利用优良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基因聚合对于防治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分别导入主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纯度、栽播密度和窝栽谷粒秧数与水稻产量的关
收藏 引用
《种子科技》1999年 第5期17卷 30-31页
作者:陈忠文 文西强 吴正华贵州省余庆县种子公司564400 
运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纯度(86% ~96% )、栽播密度[(1~2)万窝/667m 2]和每窝栽插谷粒秧数[(1~3)粒/窝]等因素对菲优多1 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未达5% 差异水平,其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香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育种
收藏 引用
《作物育种信息》2006年 第7期 7-7页
作者:邱敦莲(摘译) 
将IR68888A、IR688a1A、IR 58025ACMS(雄性质不育)品与25个不同的香稻品种(突变)杂交,共得到75个F1代植株,将这75个F1代材料按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进行评价,试验重复3次,对其花粉育性和小花育性进行计数。对不同CMS品,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