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俞派"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振飞与当代昆曲的知识生成——昆曲“俞派”知识的生成与建构续论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23年 第8期 7-22页
作者: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在当代昆曲知识里,“俞派”“书卷气”与振飞紧密相关。振飞对这些知识的生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俞派”艺术特色的主动坚守、传承、发扬;个人独特表演风格的生成与塑造;对昆曲教育事业的深耕;对长期舞台实践经验的主动总结和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俞派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融京昆于一炉之特色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2年 第9期 39-40页
作者:费三金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是很隐秘的领域,它涉及到艺术家审美心理结构形式及其艺术上的综合素质,甚至包括时代风气之影响,社会习俗之移入,地理环境文化教育,师友交游之感染,等等。我在《昆剧寨斗振飞》画传中,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俞派艺术的“书卷气”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1年 第11期 29-30页
作者:龚义江 
振飞的演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人物身上具有一股儒雅、清新、秀美的“书卷气”。对小生的表演,除了唱、念、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昆曲《墙头马上》看俞派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戏友》2016年 第1期 42-46页
作者:杨白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昆腔自古以来的传授都是口、谱同时进行,而依附于文人创作的工尺谱相对其他记谱法,其文学性和规范性又较强,这使得昆腔系统唱腔的程式性较强,较之其他声腔系统,它的传承稳定性也较强。正是由谱传加口传带来的程式性与稳定性,使得昆曲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飞对表演艺术理论的重要贡献
收藏 引用
《新华文摘》2023年 第7期 93-95页
作者:李晓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振飞(1902-1993)幼承家学,六岁随父学唱昆曲。在唱曲艺术上,大小嗓运用自如,讲究四声阴阳以及咬字、轻重、收放、抑扬顿挫和曲情的表达,发展了与叶堂唱口一脉相承的“俞派”唱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昆艺术泰斗振飞大师逝世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3年 第4期 17-2页
被誉为一代京昆艺术泰斗的振飞大师,团长期患病,不幸于7月17日凌晨4时5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仙逝,享年92岁。振飞大师是中国戏曲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以儒雅俊逸而又脱俗的表演艺术风格在中国戏曲界独树一帜,他创造并发展了的“俞派”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祝贺振飞舞台生活70周年和90寿辰大会上的讲话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3期12卷 4-5页
作者:周巍峙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祝贺当代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大师振飞同志舞台生活70年并欢庆他90寿辰的大会,会后还将举行俞派艺术研讨会、振飞艺术影视片展映、图片展览等活动,特别是海内外京昆艺术家们及门弟子欢聚一堂,将在这期间演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让陈西汀与吴小如“开打”——闲议“振飞是一个偶然”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1年 第6期 18-19页
作者:魏子晨 
京剧、昆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几百年的日月风华,造就几多风流人物?现代出了个振飞。振飞溶京昆于一炉,集百戏于一身,在长期的艺术实践里,逐步形成儒雅、秀逸、“书卷气”浓郁的风格,世称“俞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南何处听腔——关于振飞先生的几件轶事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3年 第5期 31-32页
作者:沈祖安 
橄榄滋味最难忘,酣畅清醇宁有双? 一自谪仙憔悴后,江南何处听腔? 这是我在数年前在杭洲和赵朴初先生谈昆曲时怀念振飞先生,步韵口占的绝句。于今真成了“绝句”,先生终于故去了。关于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为艺术作出的巨大贡献,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京剧武生流探源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8年 第2期29卷 46-49页
作者:甄光俊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京剧成为独立剧种的初期,戏台的武生角色多由小生演员兼演。后来,随着剧目的日益丰富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变化,一种更适合粗犷、勇猛类型人物的行当,从小生里分化出来,这就是武生。早年,京剧武生演员因表演风格的差异而形成南北两。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