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三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了一个从北京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是打给李蔷华的,正好她有事外出。对方是俞琳的公子,我问他有什么事。他一听是我接电话,就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事……有一封信已发出,
摘要:我告别舞台已10年之久,怎地“聊发少年狂”竟又上了银幕拍演故事影片《沧桑梨园情》呢?原因很简单:目前京剧急需振兴,凡是弘扬民族文化及对振兴京剧事业有益的事,均愿尽我绵薄之力;反之,即便有极丰厚的报酬我也敬谢不敏。“儿影”这部《沧桑梨园情》以生动的情节,揭示出京剧界人士面对沧桑变化的京剧多种不同的心态,并讴歌了那些知难而进,实干着看似平凡而不平凡之事的艺术家。这其中有喜悦,有情趣,有辛酸,有感触,也有使人深思处,唯独没有那乌七八糟之类的垃圾。
摘要:俞振飞(1902-1993)幼承家学,六岁随父学唱昆曲。在唱曲艺术上,大小嗓运用自如,讲究四声阴阳以及咬字、轻重、收放、抑扬顿挫和曲情的表达,发展了与叶堂唱口一脉相承的“俞派”唱法。
摘要:关于京剧流派在现阶段的作用,梨园内外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流派是京剧艺术的瑰宝,现在京剧之所以不景气,是后来人不肯在继承上下功夫,老流派学不象,新流派又没能创出来。另一种认为,继续强调流派弊多利少,机械模仿已经成了京剧前进的绊脚石。
摘要:顾铁华先生是香港企业家。他迷恋京剧、昆曲,是著名俞派小生票友。他在经商之余,习艺不懈,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兴京昆艺术,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一、名师启蒙俞门弟子顾铁华先生现年五十六岁,祖籍江苏无锡。
摘要:女曲家殷菊侬曾活跃于民国时期的上海曲坛,迁居香港地区后,遂将江南昆曲正宗南传,体现了晚清民国以来江南昆曲唱演传播与传承的生态景观。之所以关注女曲家殷菊侬,原因有三:第一,就昆曲技艺传承来说,殷菊侬曲唱传承渊源深厚。上海时期,殷菊侬的表演身段习自“传”字辈名家张传芳、姚传芗和朱传茗等人,擅演六旦兼五旦,而“传”字辈的表演技艺主要源自晚清姑苏四大昆班之一的全福班艺人;曲唱得江南曲圣俞粟庐之子俞振飞真传,而“俞派”曲唱则传自清中期“叶派唱口”,影响甚众。
摘要:尊敬的俞振飞先生: 在您从艺70周年,又届90寿诞之际,我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先生在70年的艺术生涯里,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形成了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的“俞派”风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京昆演员,特别是在昆剧演唱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先生不愧是我国当代艺高望重的京昆表演艺术大师、
摘要:京昆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因病医治无效,7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从14岁第一次登台演出,到90岁最后一次亮相舞台,俞先生为中国戏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儒雅、秀逸、富有书卷气的俞派小生风格,将戏曲小生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千万观众赞叹。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言慧珠……众多的中国戏曲艺术家,都在舞台上与他配过戏。他又是一位戏曲教育家,李炳淑、杨春霞、
摘要:2022年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俞振飞作为20世纪我国戏曲界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创建了儒雅秀逸、"书卷气"浓郁的俞派表演艺术体系,是中国近百年间昆曲、京剧两擅其美的戏曲艺术大师。他对昆剧这一古老传统戏曲的传承、发扬,对京剧小生表演形式的丰富和阐发,对昆剧人才的培养和戏曲教育体系的建构,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摘要:俞振飞作为我国著名京昆大家和戏曲教育家,原籍松江。在俞振飞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数以百计、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形成了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的“俞派”风格。同时他还是我国享有盛誉的京昆表演艺术大师和杰出的戏曲教育家,曾担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和上海昆剧团团长,培养了众多戏曲接班人,为昆曲的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