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修改符号"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读” 改文一法
收藏 引用
《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3年 第4期 21-22页
作者:何甫敏安徽省巢湖市炯炀镇中心小学 
老舍介绍他修改文章的方法时、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叶圣陶也说:“用念的办法也就是用说话的办法来检验写成的稿子,最为方便而且有效。”(《和教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破常规教学模式 放飞学生习作思维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 第16期 25-25,27页
作者:康晓燕惠安县杏林小学福建惠安362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对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习作教学应该创新,让学生写出的习作具有其“新”的特色。在习作教学中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才智,放飞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玩出习作新“花”样--四年级上册习作《记一次游戏》教学设计与点评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1年 第12期 16-18页
作者:陈洪波 曹鸿飞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罗峰实验学校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325000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结合游戏流程图,按顺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感受游戏的快乐。(重点)2.通过对比例文、联系单元课文,写出印象比较深的地方。(难点)3.运用修改符号初步修改习作。拓展性目标:结合游戏体验,尝试写出游戏过程中的心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修改实践中提升习作素养--三上“我来编童话”习作修改任务群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22年 第28期 47-48,68页
作者:陈玲玲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1.在集体评改、自读自改、互读互改等活动中,发现修改童话的方法。2.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童话,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3.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童话故事,增强表达的自信心。【教学流程】任务一:我要入选《精彩童话集》1.创设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掌握修改方法 提高写作水平——“学习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黑龙江教育》2006年 第4期 27-28页
作者:马之先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动物朋友》(统编本四下)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0年 第1期 68-69页
作者:刘姗姗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 
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不同情境介绍动物不同方面的特点。2.学习通过抓典型特征介绍动物外形,从觅食、喝水、睡觉、活动等方面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3.尝试在介绍和写作过程中增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触发思维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我修改,学生习作更精彩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2015年 第5期 14-15页
作者:林桂龙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湖洋中心小学 
一棵好树是修出来的,一节好课是读出来的,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学生作文水平低下,三年级写过的作文写到六年级还是那样,没有一点变化。久而久之,教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觉得难学,究其原因,就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撕拼之间悟“启示”——人教版五上“生活的启示”作文教学实录及评析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2017年 第16期 36-40页
作者:曾志升 徐如松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松门镇第三小学 浙江省嘉兴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一、创设活动情境,充实习作“素材”师:我们每人都带了一张纸,能用它做些什么呢?生1:我可以折纸飞机。生2:我可以用来画画。生3:我想折千纸鹤,送给自己的朋友。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用它来做什么呢?(板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父与女》微影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 第24期 36-38页
作者:彭建重庆两江新区金山小学校 
【教学目标】1.观看影片,通过交流和阅读感受微影评'篇幅短、切口小、语言精'的特点。2.学习从主题、人物、音乐、画面等方面选一个角度写一份微影评,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微影评。3.在观影、习作中丰富体验,并乐于与他人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味分享 文字飘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5年 第7期 43-44页
作者:杨少梅东海县实验小学 
【设计理念】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从文体上来说应该属于说明文的范畴,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侧重于实践"取材"。学生通过美味的资料搜集、制作、观察、品尝、分享等亲身体验,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从而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