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修改符号"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语言,让人物更鲜活——五年级读写结合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4年 第10期 22-23页
作者:杨德铸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教师进修学校 
设计思路1.激发兴趣: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三乘以五真是太难了》,从内容入手,创设氛围情景,激发情感,提升兴趣。2.习作实践:在有了表达的愿望和兴趣之后,布置描写人物,引导写作实践: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用书面语言写出来。3.续写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与实践运用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15年 第3期 45-46页
作者:董晓宇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展开基本上是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目前,教师的提问存在着数量多、认知层次浅、区分度缺乏等问题。由于课堂提问质量不高,又以单一的问与答为主,因此,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笔者对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缩写故事》(统编本五上)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 第25期 47-48页
作者:高惠辉浙江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教学目标:1.能借助例文对比学习,发现缩写的四个秘钥。2.能借助对话改写和连环画聚焦,学会改写对话和概括长文的具体方法。3.能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缩写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故事片段,努力使表达准确、简练。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聊一聊,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老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7年 第7期 70-71页
作者:李永顺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教学目标】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2.能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抓住人物动作、神态,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3.乐于把自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学定教促发展,搭建支架促表达——《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下)习作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 第10期 41-42页
作者:杨瑞霞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表梳理清楚实验过程,学会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写清楚实验的经过;能把观察实验变化时自己的心情、想法或发现写清楚。2.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相欣赏评价习作,分享留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想象轻盈飞翔——三上"我来编童话"习作教学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20年 第19期 79-80页
作者:刘萍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逸夫学校 
【教学目标】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2.能初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写清楚.3.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教学流程]一、回顾导入今天我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抓预习 突重点 谈体会——《胡萝卜》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1998年 第9期 3-4页
作者:宗明杰山东济南铁路第四小学 
《胡萝卜》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是按照“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训练项目的要求安排的。课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未经修改的“原作”,二是经朱德熙先生修改后的“改作”,主要讲了有关胡萝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借”三“有”写清楚实验过程--三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教学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 第7期 39-40页
作者:蓝海燕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教学目标】1.借助“实验记录卡”记录实验过程,用上连接词写清实验步骤,并写清实验过程中的动作。2.尝试写一写自己实验时的心情或实验中有趣的发现,感受实验的乐趣。3.与同学分享、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言语情境促有序表达--四下《我学会了__》(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22年 第13期 25-28页
作者:任敏 巫新秋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校区 
【教学目标】1.能在学会做的事情中,选择一件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写。2.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3.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4.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并根据习作要求评价自己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喜欢(崇拜)的一个人——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习作6》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新教师》2013年 第1期 32-33页
作者:黄文锋 陈智文 郭雪华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 
【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一个人。2.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3.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人性美、表现人性美、赞扬人性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