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傅谨"
4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部妙趣横生的戏曲佳作 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众人谈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9年 第11期 28-37页
作者:季国平 汪守德 傅谨 马也 孙徳民 龚孝雄 冉常建 吴傲君 木客视界(摄影)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 不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上海淮剧团 中国戏曲学院 
《蔡坤山耕田》是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大型新编古装花鼓戏,讲述了明朝正德年间,农民蔡坤山巧遇微服私访的正德皇帝,并以一饭之恩获报,通过对遇饭、过堂、散财、耕田、施粥、恩赐等场景的表现,描绘出一群活泼生动的众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站在文明与野蛮边缘的思考──从浙江昆剧团访台说起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4年 第11期 31-33页
作者:傅谨 
站在文明与野蛮边缘的思考──从浙江昆剧团访台说起傅谨一93年底至94年初,浙江省昆剧团应台湾国际新象文教基金会之邀赴台湾访问演出。正如大陆艺术团体出访港台的惯例一样,此次"浙昆"赴台演出的剧目是由台湾方面事先派人前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改”与政府功能的再思考——答安葵先生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3年 第2期 184-196页
作者:傅谨中国艺术研究院 
安葵先生的大作《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与董健、傅谨先生商榷》发表已经一年,至今才予以回应,颇为失礼。长期以来,安葵先生对我的研究非常关注,并且经常有以教我,每有不同见解,总是以既直率且温和的方式,撰文坦诚相见,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香港粤剧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南国红豆》2013年 第3期 4-5页
作者:傅谨 
广东和香港一衣带水,文化同源同根。粤剧史上的"省港大班"往来两地演出,兴盛一时。然而,时至今日,两地的粤剧发展却有了不一样的境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戏曲学院的傅谨教授,正是以客观的视角,为内地读者介绍当下香港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戏剧”辨正——兼与傅谨先生商榷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02年 第1期 21-29页
作者:李伟南京大学 
内容提要从中西戏剧的现代转型来看,所谓“现代戏剧”指的是现代史上具有现代性的戏剧,这种现代性不仅包括戏剧在物质手段方面的与时俱新,艺术形式方面的花样翻新,更应包括其在思想内容、精神内涵上的现代诉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本位·复线史观·在地研究——傅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学术理路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8年 第2期39卷 121-126页
作者:穆海亮河南大学文学院 
"重写文学史"之类的呼声由来已久,而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重写尤为不易。在20世纪的中国,戏剧的艺术形态之丰富、外部生态之复杂、发展变动之剧烈,乃至与政治、经济、制度关系之密切,以及由此对戏剧生产体制、演出市场带来的影响之深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屋建瓴 曲径通幽——评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1年 第4期22卷 90-95页
作者:姚新勇 
十年前南下路过杭州,傅谨兄热情帮助解决住宿,然他自己的住处却近乎蓬蒿之所.那是一个弃置于单位偏僻之所的孤零零的房子,不过十几平米,周围长满了半腿高的野草,房间光线不佳,下午四五点钟就要开灯.光线暗点倒是小事,只是蚊子让人受不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中国戏曲命运的守望者——傅谨戏曲生态美学观刍议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8年 第5期 35-45页
作者:吴民 
傅谨先生以及深厚的哲学美学功底,加之对宗教、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研,转而到戏曲研究,可谓厚积而薄发。其《宗教艺术比较研究论纲》《戏曲美学》,《中国戏剧艺术论》《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反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非民族主义的文化立场看傅谨的当代戏剧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2年 第2期 8-12页
作者:吕效平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 
我和傅谨是研究戏剧学的同行,但我们的理论资源、知识结构和文化立场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尽管如此,傅谨仍然是我所最敬畏的同行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体 本土 草根——傅谨《中国戏剧史》的关键词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5年 第3期36卷 138-140页
作者:饶莹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在"博雅大学堂·艺术"丛书中出版了傅谨先生的学术新著《中国戏剧史》(以下称"傅氏戏剧史")。自上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戏剧发展历史的著作虽然不少,但相比较,傅氏戏剧史的叙述角度却极为特殊。本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