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儀式"
1,1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仪式的惯例到审美的惯例——审美尺度的客观性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4期28卷 18-22页
作者:陈元贵复旦大学中文系 
仪式在延续社会传统、整合族群心意状态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而这些作用通常会借艺术与审美的手段来加以强化。正因如此,当仪式活动随族群延续而作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之后,交融在仪式中的审美活动也因此获得某种“惯例”意味,而这似乎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凉山彝族山民的仪式生活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3年 第2期 6-14页
作者:巴莫阿依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 
昨天,我的朋友发表他对仪式问题的高见.他说,仪式不过是正常生活节律的暂时中断.这个'中断',或许是一位朋友的婚礼,或许是一位长辈的葬礼;这个'中断',或许是一座大厦的落成庆典,或许是一条高速公路的通车典礼.在仪式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播仪式视野下的中国鉴宝节目——以《天下收藏》节目为例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2009年 第2期 31-32页
作者:米莉商丘师范学院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鉴宝节日无疑是较为独特的一类,为了使小众化的收藏文化适应大众化的电视传播,它需要脱去专业的外衣,换上流行服饰。北京电视台在2007年1月开办的《天下收藏》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精品,试图用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朱子家礼》仪式当代传承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求索》2016年 第1期 173-176页
作者:曾丽蓉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礼乐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早就写进了历史记忆,而民间《朱子家礼》仪式的再现又将我们从历史记忆拉回到现实中来。在湖南桑植县的偏僻山村,继承"礼乐文化"的《朱子家礼》仪式奇迹般躲过两次"浩劫"而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仪式中的舞与歌--河南西北部地区民间歌舞小戏“哼小车”调查与研究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8年 第1期29卷 31-36页
作者:丁永祥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地区流行着一种歌舞相间的民间小戏,当地人称之为"哼小车"。哼小车的发展与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哼小车的表演形式是,约八九个人分别扮成老旦、坐车小媳妇、推车人、拉车人、丑角、相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哭嫁——一种仪式习俗的中国文化透视与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1期26卷 138-140页
作者:王晓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每一种民间习俗的传承都有其特定的深层的文化内涵和原因机制。哭嫁这种在现代社会还广为流传的民间风俗同样也印证了这一点。本文认为哭嫁是婚礼的辅助仪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现代哭嫁应该更多地发掘其艺术价值,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民间电视团叙仪式的回归——纪录片《春晚》对央视春晚的美学辩护与拯救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 第4期34卷 77-78页
作者: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以龙年春晚为创作主线的5集纪录片《春晚》,在2012年大年初一晚十点一经登上荧屏,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部纪录片是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时效性创作、以纪录片的形式实现央视品牌延伸的一次有益探索,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蒙古族“乃日”仪式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交融——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5期 142-143页
作者:张鑫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本文试图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通过文字阐述"乃日"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联系和交融,并通过研究得出民俗与民族音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以及民俗活动对传播与传承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传统节日仪式在当代的重建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31卷 133-136页
作者:林慧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完整的节日仪式。但在当代,由于历史、社会等诸多原因,节日中的仪式变得越来越简化,有的甚至遗失。而仪式的缺失是一种精神和传统的缺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缺失。恢复并重建节日的仪式需要从完整性、创新、媒介和国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郭建安:艺术作为一种仪式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2021年 第6期10卷 128-133页
作者:吉丽 邬建安(图)不详 
提到仪式,我们会想到什么?传统庆典、祭祀方式还是奶奶家的饭桌?邬建安说:“人们说到‘仪式’时,都是在强调整体。就像军队一定要讲仪式,宗教一定要讲仪式,这些仪式都是将个体凝聚成一个有力量的集体的方式。”他把自己最近的个展定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