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儀式"
1,120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活力中国”--激活纪录片产业--CCTV-9“活力中国”邀请招标活动开标仪式暨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2011年 第10期 4-8页
作者:金德龙 罗明 刘效礼 庞井君 任学安 尹鸿 黄升民 胡智锋 何苏六 张同道 刘文 周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宣传管理司 中央电视台 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开播以来,纪录频道以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的优质节目内容,取得了预期良好收视成绩,并担负起彰显社会主流价值的使命。同时,推动纪录片产业的快速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重音声的“闹热”景观——安海镇“夫人妈”诞辰仪式音声研究
收藏 引用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 第2期32卷 60-68页
作者:陈燕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9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每年都要举行"夫人妈"诞辰庆典仪式。道士的歌唱、奏乐和吟诵,鼓吹乐、轻音乐的演奏,戏班的表演,以及信众的嘈杂声,构成多重音声景观。这种多重音声符合当地人对"闹热"的要求,也满足了他们的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祖饯仪式与相关文体的生成空间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1期54卷 25-34页
作者:郗文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州350007 
祖道是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的祭祀路神的仪式,包含"祖"与"饯"两个重要环节。古人重土畏迁,祖道仪式象征意味浓厚,可缓解出行前的紧张心理。祖饯时人员聚集,形成特殊的公共空间,仪式便附带强调等级秩序、联络人际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部族仪式与文化自救:《笨花》新解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2007年 第4期 91-93页
作者:刘惠丽西安文理学院 
《笨花》的艺术经验在于对人类文化意识的提领与表征,尤其是对塑造了冀中族群特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文化范型的尊重和沉浸。文本的文化向度是明晰的,有关向喜创业及殉难的故事只不过是小说得以展开的平台,而二十世纪初叶波澜未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第五届青年论坛暨遵义师范学院分会成立仪式隆重举行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2012年 第4期 343-345,347页
作者:黄世双 
2012年5月19日上午9点,由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主办、遵义师范学院承办、遵义文艺理论家协会协办的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第五届青年论坛暨遵义师范学院分会成立仪式在遵义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梵音与暮鼓的感召——傣族“关门节”仪式中佛寺“大鼓”音声的个案考察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 第4期 29-34页
作者:申波 方源云南艺术学院 
南传佛教族群的象脚鼓作为一种功利性审美文化的载体,它犹如民众世俗生活的"影子",早已被外界所熟知,且相关文论众多。而同为族群文化圈内的鼓类乐器,南传佛教寺院中的"大鼓",它素以"声少韵多"而成为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 第1期34卷 157-158页
作者:谢莹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如奥运会、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电视凭借其独有的传播优势成为社会庆典与仪式的主力军。传播学者戴扬与卡茨曾提出“媒介事件”的概念对电视与重大事件的这种结合进行概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媒体与网络空间的融合:“双11”传播的仪式
收藏 引用
《当代传播》2016年 第6期 48-48,49-51页
作者:许静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2015年淘宝天猫的"双11"晚会不仅创造了电视收视奇迹,也在网络空间掀起狂潮。其成功展示了媒介融合的一个新思路——基于大致相同的受众群,通过仪式的实现与分享,电视与网络打通多个场域共同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从而实现双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在京召开首发仪式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2017年 第24期 F0002-F0002,I0001页
作者:本刊讯 
12月1日被誉为建筑行业的“现代汉语词典”——《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新书首发仪式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举办。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与国内建筑大师崔恺院士、王建国院士等100多名建筑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这套丛书对建筑行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节日国家传播的仪式体系构建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 第7期34卷 133-134页
作者:周文 周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笔者认为,传统节日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径:其一,国家传播,是从一个国家与民族整体和长远的精神、文化、价值信仰建设为目标,制定出高屋建瓴的文化战略、文化制度、文化活动,由国家统一组织、指导、规范和推广,具有内容的明确性,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