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有效契合多孩家庭在儿童床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及提升用户满意度,构建出一种集AHP—QFD—TRIZ的多孩家庭儿童床设计路径,以进行深入的设计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用户访谈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用户需求进行初阶收集,并采用KJ法对其层级进行梳理;其次,基于AHP对用户需求进行权重求解,并通过QFD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对应的技术要素并从中发现4条矛盾冲突;最后,采用TRIZ对其矛盾解耦,根据上述分析构思出一款适用于多孩家庭的新型儿童床。结果表明用户需求导向下集AHP—QFD—TRIZ模型的多孩家庭儿童床设计路径指导的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在用户需求驱动下构建的多孩家庭儿童床设计路径有效捕捉用户底层需求并有效指导技术突破,可为同类家具产品设计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摘要: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和非独生家庭规模的迅速扩增,探究适用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床对于同胞关系和谐发展、性格成长及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出满足非独生家庭中儿童游戏互动、情感及隐私保护等多种需求的儿童床。通过探究多胎家庭特征及儿童行为、心理及认知特点,结合现有儿童床市场规律,探究多胎家庭对于儿童床的真实潜在需求。提出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为多胎家庭儿童床品设计发展提供新思路。
摘要:为解决有限住宅空间与大量儿童家具之间的矛盾问题,文章通过对儿童床的调查、分类和研究并结合TRIZ理论,得到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儿童家具创新设计方法。首先,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儿童床设计现状,发现儿童床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基于TRIZ理论的多功能儿童床设计流程,最后,运用TRIZ理论中的技术矛盾模型,利用动态特性原理、分割原理解决和改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最佳方案。以期为儿童家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要:基于儿童床的可成长性设计进行探究与应用,结合模块化设计理论,为儿童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提供实践方向。以模块化设计理论、儿童心理学和可成长性设计方法为指导,通过用户市场调研和比较分析法对0-12岁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性、儿童床产品的需求与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床家具提出可成长性设计方案,做出合理的模块设计划分。可成长性设计应用到儿童家具,有利于满足不同阶段儿童使用需求的变化,提高儿童家具产品的利用率,延长其使用周期。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