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元和体"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元和体”原初内涵考论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6年 第2期 48-56页
作者:尚永亮 李丹武汉大学文学院 
元和体”是诗史上的重要概念,然而对其内涵的理解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择其要者予以梳理,考镜源流,品核正误。认为稹《上令狐相公诗启》、《白氏长庆集序》二文所作相关解说,是准确把握“元和体”原初内涵的关键,其意盖专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和体辨说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2期23卷 65-71页
作者:李培峰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01 
文章对元和体这一概念从历时性的纵向角度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将历史上对于元和体的解说归纳为稹和白居易、唐李珏和李肇以及唐以后诸家的论述三个阶段,并论述了这三种说法的内在联系,即元和体的内在特征──新变。在此基础上,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到元和体变新——论韩诗对杜诗艺术的继承
收藏 引用
《殷都学刊》1992年 第3X期13卷 53-60页
作者:张清华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为文章者有所发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姚鼐《惜抱轩集》卷八《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引周书昌语)。新生于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就是这样。杜甫之所以能成为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唐诗风的新变与元和体的形成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1期21卷 60-64页
作者:邓新跃湖南益阳师专中文系益阳413049 
经历了盛唐的极盛与大历初到贞中的相对委琐靡顿之后,唐诗发展到和年间,伴随着政治上对安史之乱的深刻反思,对贞弊政的革故鼎新,形成了一股创新求变的文学思潮。韩愈主张“唯陈言之务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看《白居易在长安》
收藏 引用
《剧本》1991年 第12期 62-63页
作者:温大勇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在京演出的《白居易在长安》是作者李民生、杨志平夫妇继《唐太宗与魏征》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历史剧新作,很有在艺术上加以探讨、研究的必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顶峰之路——论杜甫对和诗人的影响与大家地位的确立
收藏 引用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 第1期12卷 95-101页
作者:王宏林河南大学文学院 
杜甫在世之时,同代诗人的推崇之意并不明显。直至唐宪宗和时期,杜甫的地位才发生根本变化,甚至高于李白。和诗人对杜甫的推崇,主要由于杜诗在裁、题材、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创新,不但契合和诗人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而且直接提供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郊新探三题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1期25卷 69-72页
作者:司金銮不详 
孟郊的文学活动是在代宗大历初至宪宗和九年间。按《唐诗品汇》的分期,“以大历至和末为中唐”,其间53年。孟郊经历前48年。中唐以年为界可分前、后二期,这是探索孟郊在唐诗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时间标界。在中唐前期,即大历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才华人格两重天——浅析稹多重人格与《莺莺传》表现的复杂情感
收藏 引用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 第2期 46-47页
作者:唐义发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学教育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22 
稹是一位有着超凡脱俗的才华,又同时具有多重人格的文人,但他却以文章曲事太监,以诗词阿附权贵,在情感上"始乱之、终弃之",甚至为达个人目的,毫不犹豫地与崔莺莺一刀两断。实质上,其内心深处仍保存着一块尚未泯灭的净土,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