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元素化合物"
2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概念视域下的元素化合物项目式教学——以“铵盐的性质”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与学》2025年 第6期 11-15页
作者:杨岚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福建泉州362200 
本文基于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以“铵盐的性质”为例,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在旧知的基础上建立质和转化的认知模型,在新知的习得过程中迁移应用、丰富和完善模型,旨在为中学的元素化合物大概念教学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的定位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3年 第12期34卷 53-58页
作者:相佃国山东青岛第六十六中学 
在以能力立意为价值取向的高考命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成为考查化学概念与理论、化学方法与能力的载体.高考复习教学中,对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科学定位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根据当前较为流行的2轮次或3轮次高考复习教学实际,第1轮次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定位与设计——以高中《化学1》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5年 第5期36卷 26-29页
作者:相佃国山东青岛第六十六中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主要有2种功能:(1)作为学生建立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体验化学方法的知识载体;(2)让学生认识常见质的性质,了解典型质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教学功能决定教学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素化合物知识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型——以“酚”的教学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6年 第7期37卷 34-37页
作者:白玥明 韩林延邯郸市育华中学河北邯郸056000 邯郸市第四中学河北邯郸056000 
构建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型,并以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酚”的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最后为模型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和注意事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与实施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12年 第2期 17-19页
作者:莘赞梅 李明喜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北京100043 北京丰台实验学校北京100071 
提出从挖掘教材栏目的素材和线索、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问题设计、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体现教材“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思路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并结合案例进行了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及其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化学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5年 第5期36卷 15-21页
作者:王磊 郭晓丽 王澜 商晓芹 张俊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北京101中学100091 
基于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特点、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识和解决元素化合物有关问题的思维机制,提出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运用认识对象、化学问题、能力任务、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类型等重要的认识变量,揭示了中学生针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以“铁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年 第19期42卷 69-74页
作者:上官庆景 阮雪丹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福建厦门361009 
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出发,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单元教学,阐述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建构与应用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并从确定单元主题,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厘清单元教学起点,设计单元教学进阶,在真实情境中创设活动,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整合“元素化合物”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题式复习课——测量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23年 第1期 47-51页
作者:苏华虹 潘红 王怀文 丁美霞佛山市第一中学 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东佛山528000 
以“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测定”为主题内容,开展高三主题式复习课。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巩固并应用元素化合物“价-类二维图”认识模型,初步形成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训练和培养读信息和用信息、实验方案设计、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为重”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以“硫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17年 第10期 35-40页
作者:唐云波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从“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发展,是化学课堂教学价值的应然追求,是实现课堂转型的有效途径。以“硫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通过课标、教材及学习者分析,规划元素化合物主题单元过程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渗透能量观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金属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2年 第12期33卷 20-23页
作者:王晓进 陈凯 保志明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7 
本教学设计主要利用科技新闻为素材探究铝的化学性质,着重探究铝的亲氧性,与此同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这一重要学科观念。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教材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实验,激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