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先验性"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贾宝玉奇幻人生先验性的解探
收藏 引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22卷 45-48页
作者:郭德民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476000 
对贾宝玉形象的解读直接关系到《红楼梦》主旨立意的理解。青埂顽石、神瑛侍者意象和秉气而生“理论”,则预设了贾宝玉形象内涵和寓意密码,同时它们使得贾宝玉的现实人生和《红楼梦》的人观带有了先验性色彩。之所以如此,除了出于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被忽视的先验性能量——从文学主体到主体间
收藏 引用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 第2期 12-18页
作者:仵埂 欧阳嘉欣西安培华学院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20世纪80年代,刘再复从李泽厚的人类主体心理结构开掘出了个体主体先验性话语——文学主体理论。这一先验维度在90年代的理论流变中不啻未被深入开掘,反而因着重强调主体的经验维度,削弱了主体在文艺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的社会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 第5期 61-67页
作者:张盾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艺术的自主是近代西方文艺美学的主流观点,即把艺术理解为与社会世界相隔离的一个特殊的独立的存在领域。这种理解将艺术的本质送入晦暗不明之中,最终导致艺术品的拜物教。康德提出,审美判断的先天根据就在于,对艺术之美的接受和认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秩序与书画创作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3期 119-124页
作者:尹沧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书画家是根据他所植根的文化传统通过合乎自然秩序的艺术秩序进行创作 ,从而突出他所在文化背景的“个”。书画家应是个体敏感心灵的守护者 ,而自然秩序的完美已先验的决定了艺术创作之秩序。书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也有其视知觉的先验性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资本在中国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9年 第1期 154-156页
作者:张书 高小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金钱本身并无先验性的道德品质与色彩,却从诞生开始就受到社会不同阶层的道德界定。当它和形而上学的艺术突然产生联系,而且开始影响艺术本身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停下来进行思考,它到底是市场问题,还是文化问题?其实,市场问题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围绕“意境”展开的几个方面
收藏 引用
《当代艺术》2007年 第1期 157-158页
作者:赵颖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本文试图围绕作为重要的艺术实践与理论范畴之一的"意境",从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其美学意义的形成过程,从创作的角度分析绘画作品从材料到内涵所走的路径,以及因此产生艺术震撼力的根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事物的原初模样
收藏 引用
《当代油画》2015年 第4期 56-63页
作者:焦小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 中国油画学会 
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画可见世界,但常常往本体论上想。很早自己便知道,人能拥有一个世界并体会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比他从事绘画还重要。所以,无论我画普通的人或者风景,重要的是体会在画中"拥有世界"和在画中"存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心理结构的探求
收藏 引用
《新东方》1998年 第4期7卷 46-50页
作者: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楼梦》里的运命图谶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 第4期21卷 87-92,11页
作者:杜景华 
图谶,本是一种迷信传播物。《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将古老的科学变为巫术,是秦汉时人一大发明。小说中借图谶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自古不乏其例。如《水浒传》一开头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数据晕染自制天下——爱奇艺美食系列探访
收藏 引用
《现代广告》2012年 第20期 55-56页
作者:王亦妮 
从《美食美课》到《吃货掌门人》,爱奇艺于打造美食系列自制栏目上坚定而执著。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这不仅仅体现在正规的美食文化传承上,更体现在国人对美食的喜好上,而这一喜好,最显著地对应着人们亲自寻找、烹调美食的需求。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