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光感受器"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复眼光感受器的光导与波导特性
收藏 引用
《量子电子学》1994年 第2期11卷 65-66页
作者:吴梅英 吴卫国 徐智敏 张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复眼光感受器的光导与波导特性吴梅英,吴卫国,徐智敏,张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在昆虫复眼中,各种类型的原理设计参数的变化非常巨大。这些设计参数包括眼睛的大小和形状、视网膜取样密度与结构、视场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芪对N-甲基-N-亚硝脲诱导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预防途径(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 第39期10卷 177-179,F0003页
作者:杨锦南 崔泰震 赵营 李生莹 詹合琴新乡医学院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省新乡市453003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非炎症性、双侧进行性的视网膜变性,其特征是光感受器细胞因发生凋亡而丢失,最终导致失明。中药黄芪在阻止该病的进程上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目的:观察黄芪对N-甲基-N-亚硝脲致SD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的第三种光感受器(下)
收藏 引用
《光源与照明》2006年 第3期 28-30页
作者:杨公侠 杨旭东同济大学200092 上海优莱灯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0235 
2人类昼夜节律系统的特性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RHP)轴线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可能最显著的是它即使不存在任何外部线索也按时持续振荡,这种振荡的周期对于人类来讲约为24.5h。这说明当人们生活在没有时间线索的条件下时,他将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的第三种光感受器(上)
收藏 引用
《光源与照明》2006年 第2期 30-31页
作者:杨公侠 杨旭东同济大学200092 上海优莱灯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0235 
所有动植物在大约以24h为周期的节律中表现出行为变化的模式,它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种韵律叫做昼夜节律。控制这种昼夜节律的生理学叫做昼夜系统(circadian system),拉丁文(Circadies)中,circa意即“关于”,而dies为“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恢复视力的修复和置换来自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研究组的报告
收藏 引用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1994年 第1期6卷 39-39页
作者:王琳 李子良不详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视网膜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展对造成光感受器功能降低或丧失的疾病的新的治疗方法.以防止失明。这些疾病影响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区(从脉络膜毛细血管到外丛状层),并最终损害和破坏锥体和杆本,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直接攻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感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的提纯及其致色素膜视网膜炎活性
收藏 引用
《中华眼科杂志》1992年 第2期28卷 99-102,T007页
作者:杨培增 李绍珍51006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1006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binding protein,IRBP)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强烈的致色素膜视网膜炎活性。我们设计出在离子交换层析提纯牛视网膜S抗原基础上,用Co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提纯IRBP的方法,将5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螳螂虾视觉成像的特点及其仿生技术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16年 第2期38卷 89-95页
作者:张旭 金伟其 裘溯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螳螂虾是目前发现的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眼睛的动物,其视觉系统有16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类型,能够探测并分析可见光、紫外光、线偏振光以及圆偏振光。螳螂虾的视觉系统为设计出更好的成像件提供了范例,目前,仿生螳螂虾视觉成像技术处于起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人造眼,有望实现比人眼更高的分辨率
收藏 引用
《科技中国》2020年 第6期 104-104页
作者:高越不详 
据Newscientist 2020年5月19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科学家研发出模仿人眼结构的人造眼。在仿生眼的设计中,模拟半球形视网膜与大量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一大难点。该人造眼通过包含了紧密排布的钙钛矿光敏纳米线的人工视网膜,模仿人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