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光敏三极管"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光敏三极管响应速度与器件结构参数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2000年 第1期21卷 59-61,65页
作者:陈炳若 余波 朱小兵武汉大学物理系武汉430072 
对影响光敏三极管光电响应速度的器件结构进行了理论和计算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与基电阻和电流增益相关的基区宽度是器件优化设计的重点之一。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较好一致。选用合适的基区宽度并采取其他措施 ,可使光敏三极管的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型硅光敏三极管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2002年 第4期23卷 257-258,270页
作者:谢顺坤 王波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介绍了L型硅光电三极管的设计、工作原理、实验及结果。制作出的高灵敏度、探测率大的L型硅光敏三极管 ,其每个光敏元的响应率最大值为 1.2× 10 5V/W ,探测率最大值为 4 .5× 10 5cm·Hz1/ 2 /W。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敏三极管光电特性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1998年 第4期19卷 277-281页
作者:石仲斌中国舰船研究院微电子中心 
给出理想光敏三极管的一种等效电路计算模型,在一维条件下得到理想光敏三极管的电流-电压(I-V)关系式。这些公式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器件的基本特性,可以用作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模型。利用所得方程计算光敏三极管在不同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光敏三极管的指端动态血压监测仪
收藏 引用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2019年 第3期7卷 75-85页
作者:袁安怡 李学磊 赵晓锋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本文基于光敏三极管设计、制作了指端动态血压监测仪,该监测仪包括光信号发射/采集单元、信号处理电路和指尖固定装置。光信号发射/采集单元包括一个红色LED和两个光敏三极管,根据指端流动的血液对光吸收情况不同,该光敏三极管用于采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IN光敏和NPN平面光敏三极管
收藏 引用
《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 第8期18卷 112-112页
Vishay Intertechnology,Inc.推出通过AEC—Q101认证的新款VEMD25x0X01高速硅PIN光敏和VEMT25x0X01 NPN平面光敏三极管,扩充其光电子产品组合。器件采用1.8mm的鸥翼式和倒鸥翼式表面贴装封装,光探测器可检测到可见光和近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场所照明的声光控制
收藏 引用
《传感器技术》2005年 第2期24卷 51-52页
作者:刘爱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分析了公共场所节电的必要性,设计了可用声、光同时控制的新式照明灯。用光敏三极管的输出端控制 555的触发控制端,用音频放大电路控制 555的复位端。555定时器接成单稳态触发器,控制双向可控硅,简单易制、成本低、节电又方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时基电路的晾衣杆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15年 第20期38卷 104-106页
作者:石延梅延安大学物电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采用NE555定时器设计一种自动晾衣杆控制电路,其利用光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将天气变化的状态输入NE555内,通过NE555内部的单稳态触发器动作来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即上升)或反转(下降);利用光敏三极管将光照强度控制输入,从而控制三极管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检测电路设计
收藏 引用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 第7期10卷 4586-4588,4604页
作者:唐繁 张吉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湖南娄底417000 
该文介绍在单片机最小系统基础上,设计了光电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外围电路主要有指示二、发光二光敏三极管组成。该文利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在设计中利用Protues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书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 第3期 71-72页
作者:朱会东 姚继权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辽宁阜新12300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电力、电子、智能楼宇等行业,微型计算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体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本文阐述了照明的控制方式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化转速测试系统的原理及设计
收藏 引用
《测试技术学报》1994年 第S1期8卷 21-26页
作者:陈春良 罗健华装甲兵工程学院 
本文在收集众多的转速测量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由光电反射式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与8098单片机构成一套可在坦克上应用的智能化转速测试系统,并进行了电路硬件设计、软件编制等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