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光绪三十三年"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 第11期 5-17页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盒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光绪丁酉科(1897)举人、甲辰科(1904)进士,旋公派日本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范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4年 第5期 160-167页
作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范父,别署莲华盒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光绪丁酉科(1897)举人、甲辰科(1904)进士,旋公派日本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人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诗乡画城往摩登都市--叶浅予的艺术之初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3年 第9期 28-31页
作者:萧苇杭南京艺术学院 
富春江畔的文艺启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三十一日,富春江的碧波流过桐庐县城,一个男孩诞生在当地商人叶恩露家中。因恰逢羊年,男孩的小名便叫做“阿羊”,祖父又为他取了个学名叫叶纶绮,长大后,他受到刊物《浅草》之名的启发,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画报与新学的开展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9年 第5期 104-111页
作者:陈平原 
比起"学堂"或"演说"来,"报章"的功用,在晚清画报中得到了更多的强调。因利益攸关,这里有借谈论报纸之销行"打广告",将自家业务与"中国风气开通"之类宏大叙事强行捆绑在一起的嫌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路风景——走进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
收藏 引用
《小学生导读》2014年 第11期 6-7页
作者:李双红《小学生导读》编辑部 
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时任知县董玉书创办。这是一所快乐的学校,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每年有四个他们自己的节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和游戏节。这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体育健身、艺术润心"的办学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隐隐于市——郭庄风雅
收藏 引用
《浙江林业》2016年 第3期 34-35页
作者:叶璃 
有人曾赞叹,"不到郭庄,难识西湖园林",又称羡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的园林意境。作为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郭庄有着精深的造园艺术和情趣盎然的优雅格调,藏匿于闹市中,远逸超脱而意无穷,被誉为"西湖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吾力烂贱不自贵——姚茫父写铜润例刍议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22年 第7期 254-261页
作者:杜鹏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一引子姚华(一八七六—一九三〇),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早年就读于贵州经世学堂,光绪十三年(一八九七)乡试中举,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会试三甲第九名,赐同进士出身。旋公派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习法政,兼修教育学。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彩陶之都的前世今生
收藏 引用
《国际人才交流》2016年 第11期 46-49页
作者:邵浩 
提起兰州的引进国外智力,可能要从100年前说起。中山桥,兰州市中心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铁桥,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全部建桥材料从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姜丹书《故园四月隽味图》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3期46卷 F0002-F0002页
作者:方爱龙浙江书法院 
姜丹书(1885-1962),字敬庐,号赤石道人、赤石翁,斋号丹枫红叶室、丹枫红叶楼,江苏常州溧阳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期杰出的校史名家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考入两江优级师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黑奴吁天录》的首演地谈正确理解历史地名
收藏 引用
《上海集邮》2015年 第8期 14-14页
作者:卢云 
在原地考证中,对文献记载的地名,一定要了解它的确切含义。2007年发行《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邮票,这是因为1907年秋春阳社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天录》。邮票的主题原地和主图原地都为上海,但当时的演出场地在哪里,在哪家邮局实寄首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