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克孜尔"
84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佛教壁画的科学临摹与岩彩画的复兴价值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4卷 24-27页
作者:史晓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克孜尔和敦煌等地的西域佛教壁画技法在汉唐之间曾对我国中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种影响甚至远及朝鲜和日本。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中的岩彩画技法在我国已失传,而日本画家却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作为岩彩艺术故乡的美术工作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是与人非——胡明哲访谈录
收藏 引用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2年 第9期 5-19,4页
作者:胡明哲 依阳 李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 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 
主持语:胡明哲说,我是微尘。即使是再小的物质,在时间的流程里并不因此而丧失自身的存在。但人的精神性呢?是否回归到物,与物合为一体才会获得永恒的存在?胡明哲发现了岩彩,发现物质的自然状态并强调其意义,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局限,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痴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记青年画家王征
收藏 引用
《西部(新文学)(上)》2004年 第4期 39-42页
作者:赵勤 
  1993年,王征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在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木札提河谷北岸生活了近十年,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干粮和纸笔去石窟画画.十年如一梦,只是王征的梦太沉醉太痴迷,他知道自己今生今世和石窟壁画艺术有了不解之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逸之作品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8年 第13期 146-147页
作者:李逸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 
一九七四年生于新疆克孜尔,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有《李逸之篆刻作品选》、《李逸之的春印秘笈》、《李逸之的礼佛集》等个人作品集。多年从事西藏腹地佛教遗址的采集和整理图像学资料.相关的研究论文曾多次参加国际藏学会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丝路明灯石窟寺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 第5期 98-103页
作者:任平山 
道路永远属于行人,但行程又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条件所制约,故由汉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在公元前2世纪变得重要,博望侯张骞应居首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何为佛祖西来意——中国佛教造像史说(六)
收藏 引用
《中国画画刊》2013年 第5期 52-56页
作者:朱岩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湖南十翼书院 
三、克孜尔壁画的艺术风格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遗存,克孜尔壁画深受古印度犍陀罗及后续的各类造像风格的影响,例如,面目丰满、形体高大健硕、袈裟薄如蝉翼等特点。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当地龟兹文化及西域其他艺术文化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山北麓惟一现存的石窟寺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2008年 第3期 23-24页
作者:马玉蕻《丝绸之路》编辑部 
石窟寺指开凿于山崖上的佛教洞窟,俗称千佛洞,每一个石窟寺都是一系列精美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有机组合。克孜尔、库木吐喇、吐峪沟、柏孜克里克等新疆现存的著名石窟寺群大都分布在天山南麓,难道古代佛教同样盛行的天山北麓,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逸之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6年 第6期 144-145页
作者:李逸之北京印社 
生于新疆拜城克孜尔。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二00八年举办个人篆刻作品展(苏州)。参加过多次艺术群展和国际藏学研讨会。出版有《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飞花拾零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1992年 第7期 36-37页
我国的十大石窟我国的石窟雕刻艺术,起源于公元前,盛行于北魏,千百年来,遍布全国各地,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有数10座,其中较大的10座是: 一、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的鸣沙山,现保存有492个石窟,壁画总面积有45000多平方米。二、云岗石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龟兹的飞天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13年 第4期 40-47页
作者:台来提·乌布力 
龟兹壁画中这种有翼的裸体天人,其源头在希腊,似乎没什么疑义。但该形象是否直接汲取自希腊罗马文化的养料,还是经西亚、中亚等地的加工,则需更深入的思考。"飞天"字面含义即飞翔的天人,图像常常在汉地大型佛教壁画中出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