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公共外交"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8年 第1期 51-57,145页
作者:赵新利本刊编辑部 察哈尔学会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走出去'战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其海外投资、建设和经营活动迅速发展。同时,中国企业公共外交和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议题也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与公共外交的紧密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育公共外交使节:公共外交中的有效行为体
收藏 引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 第12期39卷 30-35页
作者:倪京帅 肖焕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忻州034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追溯了我国体育公共外交使节的缘起,探讨了体育公共外交使节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文章从中国体育迈入公共外交时代;众多高素质、国际化体育明星的出现;体育公共外交使节在国际敏感问题上传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青年公共外交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 第4期32卷 60-64页
作者:吴学凡中央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03 
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国软实力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已经把提升软实力置于顶层设计层面。青年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依托青年公共外交、通过青年公共外交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模式、树立民族形象和参与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助力“公共外交”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设计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9年 第2期62卷 138-145页
作者:王志军 陈祺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建成启用的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的设计充分整合了该建筑类型的各种要素,通过建筑与外部空间组合的开放性,寻找与当地环境与文化融会贯通的建筑语汇,创造出庭、院、园以及具有可识别性的空间界面,同时,结合当地技术应用,以及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对东盟的公共外交:现状、动因与方向
收藏 引用
《东南亚研究》2017年 第4期 38-51页
作者:唐小松 景丽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加拿大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当前,中国高度重视对东盟公共外交,在合作性公共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在竞争性公共外交方面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危机性公共外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进一步合理有效地发展对东盟公共外交,有助于我国推进周边外交和&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节庆外交的互动模式与本土化创意策略——以中国驻外使领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球公共外交活动为例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2020年 第1期 76-78页
作者:钟新 杨爽 张婧玮 张一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 
驻外使领馆在国际传播、公共外交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各驻外使领馆举行了丰富的公共外交活动。本文基于外交部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官网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的报道,分析了中国驻外使领馆新中国成立7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外交视域下的中日文化交流实践研究——以扬州公共外交协会柳丝艺术团为例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22年 第1期 98-104,130-131页
作者:吴玲扬州市职业大学商务日语系 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与传统公共外交相比,新公共外交需要广泛地发挥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等非政府行为的作用。扬州公共外交协会柳丝艺术团正是一家长期以来以艺术为载体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践行公共外交理念和使命的民间组织。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持续有效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外交视域下的书法国际传播模式和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书法》2018年 第12期 60-63页
作者:徐梅不详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广泛传播中国文化,不断提升国际形象。书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中国书法国际传播面临的瓶颈,诠释了公共外交对书法国际传播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基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战略诉求、现实挑战与推进思路
收藏 引用
《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 第5期 91-102,179页
作者:杨荣国 代家玮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新时代中国周边公共外交承担着增进周边国家公众对中国认知、理解和信任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消除周边国家公众对华认知赤字、信任赤字和认同赤字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公共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象艺术与公共外交——专访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画家王林旭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1年 第3期 74-79页
作者:柯银斌本刊编辑部 察哈尔学会 
如果说王林旭教授的超象艺术从具体问题上来说是想回答“中国美术如何与世界对话”的问题,那么这项艺术所取得的包括在美国社会产生的巨大成功,从思想层面揭示了中国文化如何与世界互动与融合的途径.公共外交的内涵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