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公共外交"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透视战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
收藏 引用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 第3期9卷 23-27,32页
作者:李阵 刘国华中国科技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26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外交视阈下“一带一路”国际治理的微平台传播策略
收藏 引用
《国际传播》2017年 第1期 24-31页
作者:栾轶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出的一个合作倡议,为国际治理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要实现"一带一路"国际治理,必须做好沿线65个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国际治理的传播诉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城市公共外交的研究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9年 第1期 85-93,127页
作者:赵新利 任静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公共外交取得快速发展,城市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得到改善。近年来,城市公共外交相关的研究机构得以成立,城市共公共外交的相关研讨会相继举办,中国学者对城市公共外交倾注了较大精力,推出了一系列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外交“正能量”
收藏 引用
《社会观察》2013年 第12期 45-47页
作者:郑华 
中国作为21世纪全球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大国,尽管国际定位、战略文化和民族传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质,但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势必在全球新公共外交的宏观语境下进行。因而,洞察新公共外交的发展态势,把握其践行宗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声”境界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 第1期 52-55页
作者:王义桅察哈尔学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公共外交的三个境界可以用“润物细无声”“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来分别代表伦理境界、宗教境界和艺术境界。实现这三重境界的超越,促使公共外交向社会化外交转型,向人性化外交转型,向文明对话转型,从而确立中国的世界大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对华文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公共外交视角及启示
收藏 引用
《西部学刊》2016年 第16期 16-17页
作者:闻竞河北农业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日本通过影视剧、动漫和文学作品对中国进行公共外交传播,在这一工具的作用下,塑造日本文明、进步、理性的国家形象,增加中国国民对其好感度。我国政府也可以积极借鉴日本的这一做法,用文化传播促进双方交流,做好公共外交工作,从而更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外交的台湾青年旅游模式:政策发展过程与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青年探索》2013年 第3期 29-34页
作者:朱峰 任国升 马立平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察哈尔学会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党委 河北大学精益企业研究所 
台湾青年旅游外交模式的发展,在台湾当局两任领导人不同执政理念推动下,经历了"吸引国际青年来台旅游",进而到"鼓励台湾青年壮游本土",再到"鼓励台湾青年出岛壮游"这三个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阶段,形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留学生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2012年 第3期 48-49页
作者:赵新利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日本早稻田大学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同时,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的文化魅力,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年轻人到中国留学。留学是一种面对面的跨文化交流,通过留学生开展的公共外交直接、有效,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恩来的公共外交实践与思想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1年 第2期 105-111页
作者:王红续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外交研究室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20多年间,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创造和积累了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丰富经验,显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周恩来关于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第一,要努力影响和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2年 第1期 78-84页
作者:赵新利察哈尔学会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欧洲是国际舆论尤其是涉华舆论的主要塑造者之一,是对华偏见最集中的地区和增强我软实力的主战场,兼之欧洲政治草根化和民意影响浓厚,欧盟又将自身定位为民事力量;同时,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战略冲突,双方摩擦主要在经贸和人权领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