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公共外交"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湖南发展公共外交的对策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 第5期35卷 193-196页
作者:廖卓娴 陈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3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公共外交旨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本国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中重要的一环。湖南作为中央的地方政府,其外事活动作为国家外交活动重要的一部分。湖南外事活动在取得实效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以政府为主导,以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BD交流中心:民间公共外交的先行者
收藏 引用
《民主与法制》2012年 第14期 25-27页
作者:龙曦《民主与法制》编辑部 
他被称为民间的外交官,它似一个民间的大使馆,他将它起名为“桥”。这就是马振轩2008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创办的桥艺术中一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公共外交顶层设计的两个创新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2014年 第5期 40-41页
作者:钟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传播研究所 
在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政府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此背景下,笔者尝试探讨关于中国国家形象治理与公共外交顶层设计的创新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院式公共外交中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以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为视点
收藏 引用
《雪莲》2015年 第6Z期 33-35页
作者:冯韬 周子渊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告教研室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家形象的关注、维护、塑造和提升在越来越频繁的对内对外交流中扩展了边界、内涵和外延,成为国际视野中国家"软实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恩来的公共外交实践与思想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1年 第3期 87-93页
作者:王红续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中国外交研究室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20多年间,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创造和积累了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丰富经验,显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周恩来关于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第一,要努力影响和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艺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记国际抗疫斗争中的公共外交二三事
收藏 引用
《世界知识》2021年 第7期 68-69页
作者:胡正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帮助,奏响了一曲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友谊交响曲。在这一年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在协调大量抗疫物资互助等工作的同时,充分调动各种人文资源,为促进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一夫人”外交价值与彭丽媛的公共外交特色
收藏 引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期37卷 144-146页
作者:周加李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北京100037 
第一夫人在外交场合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论文分析了第一夫人的外交价值。并对彭丽媛的公共外交特色进行了分析,艺术家与歌唱家的身份为彭丽媛的外交打上了个人的烙印,以音乐为手段成为彭丽媛外交的一大特色,她利用自身的特色很好地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美国新闻署的兴衰看美国公共外交的演变——评《冷战和美国新闻署:1945年至1989年的美国宣传和公共外交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 第3期 114-120页
作者:黄友义中国外文局 
《冷战和美国新闻署:1945年至1989年的美国宣传和公共外交》(尼古拉斯·卡尔著)一书集结了大量珍贵材料,总结了"美国版"公共外交的五大核心为倾听、倡导、文化外交、交流外交、国际广播。美新署主要有五项特色活动: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世博公共外交寻找“世界语”
收藏 引用
《人类居住》2010年 第4期 -页
作者:章子峰 
为了借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最好的一面,总策划章子峰阐述了古代石刻印章作为中国文化的伟大符号是如何被转化为中国公共外交新浪潮的一个绝妙代表的。2010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公共外交"这一新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世界语”讲好中国故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共外交实践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2017年 第6期 67-69页
作者:张建军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 
随着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秩序,不断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公共外交中话语表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作为国际二战类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断创新对外交流形式,运用人性、和平、记忆、艺术等“世界语”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