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公共外交"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公共外交角度比较孔子学院及歌德学院的美国实践(上)
收藏 引用
《世界教育信息》2019年 第22期32卷 22-32页
作者:蔡翠红 黄子玲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都是借助公共外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文章通过对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的美国实践的考察,以及对两者公共外交的战略理念及目标、结构及运作机制、实践模式与策略、公共外交实施效果的比较,文章认为,从微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外交角度比较孔子学院及歌德学院的美国实践(下)
收藏 引用
《世界教育信息》2019年 第24期32卷 14-20页
作者:蔡翠红 黄子玲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都是借助公共外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文章通过对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的美国实践的考察,以及对两者公共外交的战略理念及目标、结构及运作机制、实践模式与策略、公共外交实施效果的比较,文章认为,从微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公共外交人员配备计划”看美国对外传播战略的动向与实施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22年 第3期 75-84,112页
作者:刘扬 张瀚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美国公共外交人员配备计划”是近年来美国公共外交领域改革的重大事件,根据新形势重新划定了美国驻外使团中本土雇员的职责,以进一步拓展当地人脉、推动精准传播、服务美国对外政策。通过对该计划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管窥今后一段时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走出去”与开展公共外交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14年 第4期 37-42页
作者:许永权 王勋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公共外交的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国外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加上缺乏对公共外交的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以企业为主开展的公共外交往往事倍功半。为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南公共外交基地之建设要素初探
收藏 引用
《社科纵横》2017年 第11期32卷 79-85页
作者:卢暄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公共外交在当代国际交往中受到各国更多关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亦正稳步前行,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海南公共外交基地以"三个基地一个示范区"为平台,打造面向亚洲的国际性公共外交舞台。基地建设的当前要务乃对其运作短板与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库期刊助力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及其效果分析——以《公共外交季刊》为例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22年 第2期 48-59,126-127页
作者:谢婷婷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办好智库期刊对推进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助力公共外交”为目标的智库期刊,《公共外交季刊》与其依托运营的察哈尔学会具有共生关系,其在宗旨上的精准设定、内容上的精心设计和运营中的创新实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非政府组织开展公共外交的成效、阻碍与路径研究——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对美公共外交为例
收藏 引用
《前沿》2015年 第7期 10-16页
作者:辛传海 王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北京100740 
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新时代,公共外交成为了各国外交政策的新选项。日趋活跃、不断壮大的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委托外交任务和职能的最合适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友协)等非政府组织从事的对美公共外交工作是我国对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评析
收藏 引用
《区域与全球发展》2019年 第3期3卷 123-140,159-160页
作者:黄忠 唐小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广州510420 加拿大研究中心 
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在中国对印度的外交体系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它在塑造地区安全信任土壤、培育经济共赢理念与消除文化认知隔阂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的力度明显加大,两国中央政府的制度设计和国家领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澳大利亚对印尼的公共外交及对中国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 第6期9卷 22-45页
作者:潘玥 张自楚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在民主改革时期,澳大利亚与印尼的双边关系多次跌至"冰点",印尼民众对澳大利亚的认同度亟待提高。澳大利亚政府对印尼开展的公共外交工作,具有全覆盖、多途径和有重点的特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沟通交流形式大于实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中国高校公共外交的可行性及局限
收藏 引用
公共外交季刊》2024年 第2期 81-89,135-136页
作者:刘星 赵鸿燕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办公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文化价值新引领,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开启了高校公共外交新机遇,彰显中国高校强化公共外交国际人才培养场、智力资源供给地、文化交流主力军的优势。同时,中国高校开展公共外交在外部面临着美西方国际话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