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公共艺术"
4,294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公共艺术空间中的户外广告创新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2年 第4期35卷 49-51,55页
作者:聂泽嘉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建筑大师张开济曾说:“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一个的设计,而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人们本能地去寻找一个和谐的、充满艺术美的世界,因此生活的每一处地方都需要有意识地去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的需求,户外广告的投入量不断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技术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互动探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 第1期 146-148,43页
作者:王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数字媒体创意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本文通过对现代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分析,进而探究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文中借助对机械式互动、体验式互动和创作式互动三种互动形式的案例分析比较,重点将原有技术手段的互动形式和新技术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设计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18年 第1期 102-103页
作者:刘育成 刘晖大连工业大学 
公共艺术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关系为出发点,对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探讨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工程和社区建设中的地域文化表达方式,这为城市设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设计“乘以”城市绿化——由2010上海世博会展馆绿化看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绿色”方向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A1期27卷 80-81,113页
作者:初旖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上海200444 
参照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的绿色建筑实验,结合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探讨未来生态城市发展方向之一,是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同时,结合城市绿化,使城市绿化随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立体延伸,共同营造城市整体的艺术景观、塑造独特的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动静论
收藏 引用
《作家》2012年 第14期 257-258页
作者:漆竞舟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公共艺术或以静成境;或静以成景;或以运动形态呈现;或流动着变换多姿的意象形态;或体现出互动状态,其形态、风格和样式多样,从动与静的角度思考其本质特征,对其进行形而下的考察,将有助于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解释水平对公共艺术生产价值增值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1期52卷 130-138页
作者:范振坤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 
审美解释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公共艺术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公共艺术的价值增值。缘于当今社会发展已然从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等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资源驱动型模式衍变为内容为王的创意主导型的以消费为基础的文化驱动模式,尤其是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品的特质及其诠释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6年 第7期 24-32页
作者:安德里亚.巴尔蒂尼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本文通过探讨诺埃尔·卡罗尔的"适度实意论",旨在揭示公共艺术品的特质及其诠释问题。适度实意论主张,艺术家的意图关涉艺术品显著属性的确定及其可能的解释的制约。本文作者则认为,适度实意论并不适用于公共艺术公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城市导识设计探析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09年 第10期30卷 220-222页
作者:李静 姚远燕山大学秦皇岛066004 
城市起源于艺术,发展于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去寻找城市中艺术与需求的平衡点,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以分析我国城市导识现状为基点,探讨城市导识设计与公共艺术的关联,阐明公共艺术形态下城市导识的设计取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基础课之变革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19年 第5期 108-109页
作者:姜晓梅不详 
本文讨论的范畴主要针对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造型学专业的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的思考。通过公共艺术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情况反推学校基础课设课。一些成功的公共艺术案例显示了这些公共艺术创作人员普遍存在的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公共艺术与珠三角地区现代城市的融合
收藏 引用
《新型建筑材料》2020年 第2期47卷 151-152页
作者:何帅森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城市内部的相关景观构建以及艺术创作都位于发展前列,许多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都有着全国领先的形式和内容。新媒体区别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它所展现出的是对于新科技和新材料的理解和应用。它将原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