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内地人"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港漂”27年,他带着老成都回家
收藏 引用
《新城乡》2014年 第9期 50-53页
作者:程欣 
王亥是个"打死不学粤语"的成都,在做了27年"港漂"后,回来一头扎进崇德里的幽深老街。在这里,他找到了原汁原味的成都近60岁的王亥,干瘦干瘦的,脚步飞快,说话眉飞色舞,汤碗发型和翠绿色边框圆形眼镜,透出一股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啊,请善待我的母亲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1997年 第1期 53-54页
作者:宇秀 
上海啊,请善待我的母亲宇秀红旗猎猎,战鼓声声。我的娇小的、美丽的母亲还是一个没有结婚的年轻姑娘,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浩荡歌声里,毅然奔出外祖父留给她的上海小阁楼,奔出生长她少女梦想的长长弯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假书的故事
收藏 引用
《税收与社会》1994年 第12期 31-34页
作者:杨鸿江 
关于假书的故事文\杨鸿江看了这篇作品,您要是呼吁来一个“文化产品质量万里行”,我举双手赞成。可细一思量,造假画这事儿裹夹着是是非非,又岂是一次“检查”所能辨得清的,因此这篇作品所讲的故事就显得有些沉重了。在陕西乃至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校长的事权
收藏 引用
《杂文选刊(下半月)》2006年 第12期 13-13页
作者:吴非 
在南方某市开会,听一位校长叹苦经,说没有事权。我说,祸福相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事权,也乐得轻松一些。校长说,未必,你知道,学校没有事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根香港 共创未来——访香港杰出青年协会主席郁德芬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1994年 第1期 11-11页
作者:连锦添 
香港回归祖国,已是指日可待。香港青年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当中的杰出物在以怎样的举动迎接1997年的到来?读者会从这篇物专访中受到启发和教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飘飘的往事——《榴莲飘飘》
收藏 引用
《电影画刊》2005年 第4期 58-58页
作者:闵青 
上个世纪末,大批的内地人带着梦想纷纷涌向沿海城市,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淘金,对于同时具有青春和美貌的女来说,做桑拿或者按摩小姐自然是最快最来钱的途径,实际上有不少正是通过这种途径,短期暴富,然后回家"心安理得"的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铸造微硬盘产业——访南方汇通总裁朱宝麒先生
收藏 引用
《电脑采购》2003年 第22期 34-34页
作者:王非 
世界级工厂落户贵阳南方汇通的微硬盘工厂只用了不到一年就建成投产,不再给某些怀疑论者以口实。当初南方汇通的微硬盘工厂总裁朱宝麒选择这里的时候,不少认为别说西部,就是北京、上海也搞不出微硬盘生产线来。朱宝麒从马来西亚请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